彩88-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彩88-官网科研
    
秦树景:从天下大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布时间:2018-11-14 14:13  作者: admin        来源: 人民网-山东频道 阅读量: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始终奉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并积极为将中国改革开放扩展到全球共同开放做出不懈努力。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作出了中国贡献。”“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面向未来,我们要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需要认识到,这其中饱含着对中国文化的民族自信。

历史智慧:“天下大同”

中国传统儒家追求的最高社会理想即为“天下大同”,它代表着人类最终可到达的理想世界,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秦汉之际的《礼记·礼运》大同篇中对这一理想社会状态进行了全面而又充满温情的描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在这个理想大同社会中,有才能的人被选举出来为大家诚意办事,人与人的交往诚信和睦。人们奉养父母、抚育子女,善待社会上所有的人,……这里没有战争与纷乱,整个天下处于一种人人平等的和睦状态。“天下大同”实则是儒家“仁”学思想的至高境界与最终归途。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在核心内涵上同于当今时代的“世界”概念。儒家思想还推崇“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注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的是中国领域内各民族之间应当情同手足、共同发展,以实现大同。这里的“四海”与“天下”在中国古代语境下有着同样的概念内涵,虽然在外延上不如今天所说的“世界”一词丰富,但却在更高的层次上关照了全人类的命运,仍然应该作为当今世界全球化发展的本质内涵与核心理念。

基于“天下大同”的人文理想,中华民族先辈们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从秦汉之际儒家对大同思想的成熟表述开始,到南宋康与之虚构“计口授田”平均分配的理想社会景象;从洪秀全提出建立“同耕,同食,同穿,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社会纲领;到近代革命民主主义政治家、思想家孙中山明确提出“中国五大种族扩充自由、平等、博爱于全人类”的思想,实际上是将传统的“天下”逐渐扩大到了近代以来的“全球”概念所指。

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于1990年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虽用了古语“天下大同”,但这里的“天下”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都已同于今天所说的“世界”“全球”诸概念。其中“各美其美”指的是每个民族都有一套自己认为是“绝对美”的独特价值标准,人们如果能够尊重“各美其美”便是人类文明交往理念前进了一大步;等到人们能够真心赞美其他民族所“美”的东西时,便是各民族超越自我生活方式而进入了“美人之美”的更高境界;若再进一步,不仅承认不同价值标准的存在,还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建立共同的价值标准,终而实现“美美与共”的境界;达到了不同价值标准的融合发展,实质上就是达到了中国古人所推崇的“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费老所言,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努力构建的、以实践全人类共同价值为目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

传承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

改革开放40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国际社会期待分享中国经验,听到中国声音。在这样的全球期待面前,中国主动传承传统思想与智慧并加以创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体现出了新时代中国政府的责任情怀与大国担当。

当今中国的发展与西方国家单一发展的现代化路径不同,本着“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情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资源为基础,基于当今人类已经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更是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崭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这即是说,在国际政治关系领域,各国不论大小、强弱,其主权与尊严都应受到尊重,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与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领域,努力以合作共赢构建平等互信的友好伙伴关系;在国际安全领域,面对核武器、恐怖袭击等世界安全公敌,强调“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打造共建共享的安全世界;在国际文化交流领域,基于“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古老智慧,坚持构建多样性文明和而不同、和睦共处的世界文化格局;在生态建设领域,以中国古代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来应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全球共性难题,寻求全人类共同的持续发展之路。

努力实践:“一带一路”

中国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者与倡议者,更是这一事关人类未来命运的中国方案的真诚实践者。在实践过程中,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发展、人道主义等基本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也始终未变。《道德经》有言“大者宜为下”。“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意为大国尤其应当谦下有礼,因为大国如果能像居于江河的下游那样谦下有礼,那么整个天下就更容易实现交流融合与协调发展。

我们始终坚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世界的发展也将因为中国的发展而广泛受益。“一带一路”国际战略构想于2013年被创造性提出5年多来,我们从未停止努力与实践,使其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地向前推进,不仅为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成为世界经济走出当前困境的现实方案与全新动力。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80多个,为当地增加了24.4万个就业岗位。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事务所指出,2005年到2016年,中国在非洲创造的就业岗位超过13万个,是美国创造岗位的3倍多。此外,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贸关系报告》,1990年到2016年,中国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创造了180万个就业岗位”。基此,“一带一路”战略是以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实践,期待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族人民。总之,“一带一路”战略实施5年来,全领域、多层面的实践成果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关注,不仅使得世界的“部分全球化”逐渐向“包容性全球化”提升,而且拓宽了全球化发展的可能性,成为我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从“天下大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天下大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注的始终是天下苍生的福祉与未来世界的发展命运。这一既有温度又具有可行性的全球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气派与广阔胸襟,契合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共性难题与发展困境,并被多次写入联合国重要文件。

从“天下大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源于中国历史智慧,经由中国努力实践,必将惠及当代世界与全体人类。中国既是当今国际体系的参与者,更是其积极的建设者与贡献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是中华民族传承创新数千年文化智慧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一历史使命的新时代宣言。我们要着力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挖掘中华文明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博士)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