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88-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彩88-官网科研科学研究资政建言
    
秦庆武: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3-06-05 00:00  作者: admin        来源: 《马克思主义论坛》第8辑 阅读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一项内容,在十八大报告中独立成篇,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生态文明及其内涵

 

生态,原本是生物学术语,指的是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静态上看,它是生物与其所处的生存环境状态的一种特征。从动态上看,生物可随其生存环境的改变发生变异,不断进化、发展,从而使得这种关系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稳定。由这种关系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统一整体。引用到经济社会领域,“生态”便指主体与其环境的和谐关系和状态。从本质上看,生态,核心是自然平衡,强调动态和谐。

文明,我国古代文献有许多记载。例如《周易·乾·文言》所说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见龙在田”是对远古农耕文化的描述,“天下文明”指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中创造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现在一般认为,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表现人类社会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是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表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达到较高的水平。狭义的“文明”是指与野蛮相对的理性的社会体系。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 大体上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几个阶段。这些传统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以人统治自然为指导思想,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其实质是“反自然”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生态文明渐渐成为时代选择,人类开始探索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由“生态”与“文明”两个词复合构成而来。“生态文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引爆了对生态文明的研究,但直到目前,对生态文明的内涵,仍未形成统一认识。我们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新阶段,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明模式。

生态文明与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农耕文明、工业文明既具有相同点,又具有不同点。其相同点在于,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发展观。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在开放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必须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力图用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因而其运行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轨迹。

讲生态文明,并不是不要发展、回到蒙昧时期,而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今天发展与未来发展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唯一可行的路径就是采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见,生态文明核心是发展,根本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基本路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学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成为一项长期任务。生态文明在科学发展观上的体现主要是要求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发展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与后代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在改造客观环境的同时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现代与后代等诸关系的和谐与最优化。过去,在我国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我们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中,出现了只看经济增长速度,不计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的现象,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环。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生态文明建设抓起,使人们真正树立起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而真正使科学发展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二、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前提是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经历了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时代。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登上历史舞台,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巨大飞跃,它展现了人类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能量,把大量的资源转化为供人类消费的产品,为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享乐需求。但是,工业文明也带来了巨大的负作用,特别是工业文明初期对资源的无节制的消耗,对环境的污染损害,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社会发展不可持续。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人类社会迈上生态文明的新阶段。

1.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的引导树立生态价值观,首先是需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一理念不仅承认人有价值,而且还承认自然也有价值。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的产生、发展、繁衍,是自然孕育、哺育的结果,所以人应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其次,要树立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理念,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控制在自然所能承载的范围之内,否则,生态系统的破环难以恢复,甚至会导致人类的毁灭。第三,要摒弃“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这种把人与自然完全对立的观念,势必助长人类对自然的漠视和贪欲,使人们不懂得尊重自然规律,势必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众所周知,大自然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春夏秋冬,四季变换,日月星辰按自己的轨迹运行,都是不可改变的。人类对自然要有敬畏感,要尊重她,因为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存在,无法超越自然。恩格斯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生态问题,正是无视和违背自然规律的结果。

2.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人们在生态问题上对是非、善恶、荣辱的认识。生态道德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生态道德观是通过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伦理观、社会生态发展观等方面的教育形成的。而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就要教育公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进程,以全球意识辩证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认识人类在自然界的定位。地球是自然界赐给人类的生存空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如果人类不去保护这个地球,而是去破坏它,那么就是去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要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地球家园”意识,不仅使他们学会关心自然、社会和他人,也使他们学会负责任,具有维护生态平衡的道德感和义务感。

3.树立正确的生态消费观。人的消费源于自然。无论是人所消费的自然产物还是人工产品,都取之于自然,消费后的废弃物最终都要回到自然。因此,人类任何消费活动最终都由自然承载。建立正确的生态消费观,就是要求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活动中,在选择生活方式时做到适量消费和适度消费,不把个人的身心愉悦建立在消费膨胀的感官刺激上,反对奢侈享受和铺张浪费的行为。要树立绿色消费观念,购买对环境友好、对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自觉抵制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产品。消费过程尽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生态破坏。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公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视再生资源利用,从选择生活方式做起,树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

4.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按照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解读,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内涵包含着两个核心内容,一是满足人类发展需要,二是不能损害自然界的能力。要让公众认识到,资源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约束和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约束和影响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的脆弱性所决定的。伴随着人类对资源开发和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频频出现。近十多年来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的水资源紧缺、能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等现象,都昭示着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基本上是一个尊重自然,依赖自然,顺应自然的发展模式。但进入工业文明后,由于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能力的大大提升,人们开始无节制地向自然界索取,人类自身的许多活动对自然界造成了巨大影响,包括对资源地滥采滥用,对环境的污染,对生态系统地损害等等。从中国来看,近30多年从工业化快速发展在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同时,由于发展方式粗放,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力,因此也出现了矿产资源、水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

资料表明,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不协调、难循环”等问题,经济增长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据统计,我国平均综合能耗较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左右,污染排放强度是发达国家的8-9倍。我国水泥生产企业平均生产规模不到30万吨,水泥能耗指标比国标水平高40%,粉尘排放率是国际先进水平的83倍。落后产能的比例较高,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中分别占20%40%18%左右。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平均施用量达到419.6公斤/公顷,是化肥施用安全上限的1.9倍(国际公认225公斤/公顷),化肥的利用率仅为30%左右。我国农药使用量也高居世界第一,造成了大面积农业环境污染和土地退化。在山东,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使得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资源严重透支,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在我提出已有近20年的时间。但是,长期以来各地都是把发展速度放在第一位,对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重视不够,因此转方式、调结构多是停留在口号上,实际成效非常有限。近几年来,中央政府把节能降耗、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等逐步纳入了对地方政府的硬性约束,效果十分明显,对于转方式调结构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不少地方党政领导不再盲目地上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项目,提出既要发展速度,更要青山绿水,逐步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事实证明,只有建立起严格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考核体系,规定出生态环境保护所要求的“红线”,才能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减少发展冲动,自觉转变发展方式,把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自觉行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决改变我国长期存在的粗放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入、低效率的发展模式,逐步建立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从山东来看,要主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山东。

 

四、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在当前和从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创新相关的体制、机制,制定系统的公共政策,充分发挥地区、部门、单位、企业、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从客观上进行系统地设计。比如要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建立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土地这种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最严格的保护和有效利用,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赖以生存的良田,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建立和完善矿山资源、水资源保护制度,节约集约利用各类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立集约节约型的国民经济发展模式。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环境监管,建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成为全体国民的自觉,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自觉。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的指标考核,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已逐步建立起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及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等。但这些制度的维护和执行,需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自觉。在实践中,有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为追求片面的经济增长政绩,屡屡突破制度的约束,如大量占用耕地和需要重点保护的湿地,不顾环境损害上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等等,都与目前缺乏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考核与约束机制有关系。2013年春节前后,一条微博暴料了山东潍坊地下水遭遇严重污染的消息,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地下水污染的重视。这一事例说明,如果再不重视环境污染等问题,我们将面临着无水可喝的严峻现实。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考核,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成为党政领导干部施政过程中的硬约束,让各级领导干部明确“生态也是硬道理”,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追求政绩,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最重要的施政目标。但长期以来,对政绩理解的片面化,特别是把政绩简单地归纳为GDP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使经济发展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只看成果,不计代价,偏离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甚至造成了巨大的难以弥补的环境损毁和生态破坏。有专家测算,如果把我们经济增长所创造的财富去除资源、环境、生态所付出的代价,那么GDP增长的速度要打一半的折扣,有的地区甚至是负增长。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之所以长期存在这种片面的政绩观,正是与在我们的考核指标体系内缺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是有关系的。只有把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才能扭转党政领导干部片面的政绩观,树立科学的政绩观。

今后对领导干部的考核,看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决不仅仅只看地区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还要看各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保护措施和成效、生态效益等绿色指标。这些约束性指标在干部考核中的权重,应该越来越增加,甚至可以一票否决,从而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带动全体国民增强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使我们早日跨越工业文明,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