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88-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彩88-官网科研科学研究资政建言
    
郑贵斌:中国海洋强国梦的历史机遇与战略创新
发布时间:2013-12-06 00:00  作者: admin        来源: 《东岳论丛》2013-07 阅读量:

 

海洋强国梦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振兴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战略,政府工作把建设海洋强国列入重点任务,我国圆梦海洋的实践如火如荼。在当前我国实施海洋圆梦的战略环境有了新的变化的条件下,科学认识战略机遇期新变化,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海洋强国建设中勇于责任担当,是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的迫在眉睫的崇高使命和现实需要。

 

      中国海洋梦战略机遇期的新变化

 

开发利用海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样,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至关重要。西方沿海发达国家的海洋强国崛起借助工业革命的成果实现了突破发展,中国在发展进程中就错失了难得的良机。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实践与工业革命推动崛起的机遇,被丧失殆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外经验教训昭示抢抓发展机遇的重要性。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当今经济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目前与党的十六大提出“重要战略机遇期”时相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认清这些特点成为中国圆梦海洋面对的重大课题。

1、  国际战略环境变化蕴含的历史机遇

进入21世纪以来,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为时代主题,另一方面,作为海洋世纪,科技日新月异、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增大、权益争夺异常加剧,海洋安全形势成为国家安全的重点方向,对维系全球化和合作发展构成严重挑战。在和平与发展方面,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包括海洋在内的战略变革调整日趋深刻复杂,格局演变、关系重组与规制重塑的步伐进一步加快。21世纪作为海洋世纪,海洋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国际社会对海洋日益重视,海洋开发与利用日趋深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辟了和平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但在海洋争端方面又进一步加剧。世界沿海国家普遍以新的目光关注、开发海洋。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印度、韩国都在提出21世纪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后,又有新的筹划和部署。美国确定了太平洋战略并重返亚太,加速向亚洲扩张。俄罗斯在太平洋和北极也采取了战略举措。日本积极实施“海洋立国”规划,提出海洋高新技术战略以提高国际竞争地位,并不断实施海洋扩张。今年4月,日本政府通过了作为日本今后5年海洋政策方针的《海洋基本计划》。该计划包括总论、未来5年海洋事业的基本方针、政府所承担的责任、综合推进发展海洋事业所采取的必要措施等。根据这一基本计划,日本将把振兴海洋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官民并举推动海洋资源、能源开发,培育新的海洋技术和海洋经济领域。日本还将根据这一计划推进海洋资源开发并加强日本周边海域的警戒监视体制。韩国在2005年制定《海洋宪章》后,加快科技和经济发展,形成了新的海洋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印度政府积极推行海洋综合管理以后也有新的动作,许多发达国家有进一步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的动向。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愈来愈依赖维护海权和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无强大的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则无法有效享有海权,无海权难以建设真正的世界强国。随着国际海洋战略环境的变化,特别重视海洋,加快制定战略指导海洋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是世界范围的海洋开发和权益竞争的基本走向,是享有和维护海洋权益的大势所趋。我国依据世界发展大势和各国国际海洋战略进行的深刻调整,制定实施海洋战略,指导海洋开发利用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2、国内发展环境变化形成的新机遇

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经济总量跃入世界第二位,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影响力跃上新高度,这有利于为海洋建设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支撑发展的有利条件比改革开放以来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为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广阔空间。新阶段我国发展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条件下也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资源支撑条件弱化,创新能力不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体制性障碍对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现。面对环境的变化形成的倒逼机制,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面临着新要求和新选择:外需低迷倒逼我国着力扩大内需;科技发展竞争加剧倒逼我国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素红利”趋势性弱化倒逼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体制机制障碍倒逼我国深化改革。这些方面都要求加快开发利用海洋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和配置新的资源。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和7000多个岛屿,专属经济区海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开发利用海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经济发展有广阔的新空间,加快海洋资源开发与事业发展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从目前看,进军海洋是重大的内需,开发蓝色资源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海洋经济是新兴的经济体系,加快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海洋科技带动的经济发展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国家出台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及浙江、广东的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的实践,为发展海洋经济和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示范经验,并推动发展形成新的优势。海洋是中国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未来所在。“蓝色”是中国的本色、亮色、美色。走向海洋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释放海洋能量是对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拓展。党的十七大就作出“发展海洋产业”的具有号召力的动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百字方针。国家推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把海域陆域作为一个整体,强化统筹海陆区域规划,统筹海陆产业发展,统筹海陆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海陆资源开发,统筹海陆环境治理,实现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努力培植新的发展优势来促进区域经济更科学、强劲、均衡与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时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海洋资源开发、发展海洋经济和建设海洋强国的高度重视。这为中国海洋事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机遇。

总之,为了实现中国海洋复兴梦,中国海洋战略的顶层设计更加注重从国内外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更加注重从国内外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更加注重从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推进合作中运筹发展策略更加注重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时兼顾陆地与海洋,更加注重从国内外条件的相互转化中把握机遇与挑战。以上大势和环境构成中国实施海洋战略、建设强盛国家、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历史方位与时代背景。

 

      中国海洋强国梦的战略突破与创新

 

党的十八大分析了国内外大势,高瞻远瞩地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把海洋元素与谋求建设强盛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把海洋的重要性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以更远视野拓宽了建设强盛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提升国家的发展能力。中国海洋梦有了重要的战略导向和任务部署。建设海洋强国成为中国发展战略的深化发展和创新突破。

1、  建设海洋强国的科学思路与基本精神

“建设海洋强国”40字的表述,有着清晰的战略思路和丰富内涵。体现出以海洋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保障的提升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强化综合管理、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思路。建设海洋强国是战略目标、任务与重点的统一,其紧密相联的的逻辑结构,清晰反映了海洋强国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建设海洋强国是纲,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维护海洋权益为目,纲举目张,相互依托。几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可或缺。它们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构成了海洋强国的基本内容。强调了以海洋为主题,通过开发海洋、振兴海业、保护生态、享有权益促进国家强盛和发展的海洋复兴梦想。

海洋强国建设在指导思想和基本精神方面有重大创新:(1)以海洋价值观铸魂。海洋价值观是海洋强国建设的思想基础。海洋作为发展资源库、产业领头羊和区位增长极的地位决定了海洋的价值。海洋价值观包括空间价值、资源价值、经济价值、科技与社会价值,特别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在一起的海洋文化价值。海洋价值观指导着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海洋强国建设的灵魂。(2)以海洋富民强国为目标。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的内涵应该包括认知海洋、利用海洋、生态海洋、管控海洋、和谐海洋等多方面,海洋强国应是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创新强劲、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和海洋综合管控能力强大的国家。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开发利用海洋应为我国的富民强国和现代化建设服务。(3)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保障。海洋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保护海洋环境和修复生态,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开发使用海域,维护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基本功能,保护好重要海洋生态区域,逐步形成有力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海洋的和谐、可持续开发利用,才能为海洋强国建设创造资源、生态和环境条件。4)以海洋综合管理为手段。海洋强国建设是庞大系统工程。要做到科学开发海洋,必须要统筹兼顾,科学部署,实现协调、和谐发展,一句话,必须要有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综合管理就是通向海洋强国之梦的科学管理和服务支撑,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根本保证。要早日实现中国海洋强国梦,从制约因素看,当务之急是要加大推进我国海洋综合管理的力度和强度,努力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

2、建设海洋强国的四维路径

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的另一重大创新突破是提出了四维建设路径:1)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发达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基础。大国崛起无一不是从海洋崛起,东西方强国无一不是海洋经济大国,发展海洋经济的地位尤为重要。无论是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还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特别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都和海洋经济实力有着极大的直接关系。海洋经济具有三重性,是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区域构成的三位一体综合性经济,是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与区域经济转型的的重要动力,是富民强国的利益来源,自然是其他建设内容的最终目的,也因此成为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2)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陆地资源不足要有海洋资源来弥补。在国际科技孕育新突破,新一轮产业革命雏形初现,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的条件下,加快海洋科技的突破,推动海洋资源开发,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成为重要战略任务和区域一体发展的方向。(3)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美丽海洋是美丽中国的组成部分。按照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标准,应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依据不同海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开发重点与开发方式,美化优化沿海人居环境,推动海陆统筹开发利用,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文明发展道路。(4)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护我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疆土,面临着复杂形势,任务神圣而艰巨。必须紧紧抓住开发海洋资源与发展海洋经济的国际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国际挑战,宣示主权,科学规划,强化管辖,切实开发利用并维护海洋权益。

发展海洋经济,做到“开发,保护,维权”,对建设海洋强国异常重要,不仅全面,而且明确具体,揭示了一系列工作的切入点。海洋经济建设是中心,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方向,海洋生态保护是前提,维护海洋权益是保障。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海洋经济在经历了以直接开发海洋资源的产业发展阶段以后,跨入了激烈国际竞争背景下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海陆一体的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基本内容的系统整体协调发展的创新发展阶段。海洋经济要有一个全面、快速、持续的发展,必须积极调整发展方式,强调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合力和动态协调以及可持续,拓展多维路径,实施多策并举。

总之,打造有价值观、有丰富内涵、有鲜明文化的海洋强国战略,努力提高其显示度和影响力,指导中国的海洋发展,力争不断提高海洋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一条能反映海洋发展的最经济、最持续与最大社会福利的集成最优目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中国海洋梦的突破与创新。

 

      中国圆梦海洋强国的战略实施

 

1、以全新的思路引领海洋建设

我国的海洋开发和经济发展提高到强国的新高度,由此进入大战略引领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党和国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发展全局和长远角度对我国发展做出的新的战略选择和决策部署,对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建设海洋强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了新定位,也应作为海洋强国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针。科学发展观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海洋强国建设的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海洋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2、在抢抓机遇中强化能力提升

应当按照机遇期变化的特点抢抓机遇。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新阶段我国海洋事业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面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机遇新要求,进一步丰富海洋强国战略内涵要求,不断增创发展的新优势,在国家战略引领下实现海洋发展战略新拓展和海洋开发、保护与维权的新目标。担当以上任务,必须努力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通过强化能力提升,努力实现发展新突破,带动海洋建设上水平,上台阶。资源开发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优化产业结构。传统的地缘战略要突破,科技与产业要向深海远洋突破。维权要坚定不移。要把沿海海洋区域与陆域建成实施海洋强国和沿海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与平台。要把提高能力落实到建设的各个方面,特别把海陆统筹的经济区建设当作实现区域科学发展的着力点,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通过创新创造提升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可重点在海洋认知能力、战略指导能力、创新能力、统筹能力、文化软实力方面的能力建设上做文章。认知力方面,要着力提升对海洋资源及其开发保护管理的学习与认识能力;战略指导能力,着力提升大政方针指引和导向的有效性;创新力,着力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蓬勃旺盛的创造活力和动力;统筹力着力提升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系统整体协调能力;软实力上,特别重视开发利用海洋与生态文化、价值、制度等影响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争取在开发资源与发展海洋产业上的战略影响、国际影响和引领作用更大更有力。总之,使海洋经济、生态经济与主权维护达到认知力更强、活力更足、魅力更显、动力更大、软实力更优、影响力更远,提升海洋事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3、在战略实施中突出集成创新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是系统工程,是一个整体。要在资源环境、产业发展与区位权益上更注重系统性,做足陆海统筹、协调协同、集成创新的大文章。建议以我国沿海等区域经济发展试点为起点,尽快启动我国海洋专属经济区区划,科学编制海陆联动的集资源环境、技术、产业和区位发展为一体的综合集成规划,突出陆海统筹促进经济新跨越的战略导向,将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与沿海区域战略统筹结合为海陆一体统筹战略,统筹安排海洋与陆域资源的开发、产业的发展和空间的拓展,实现沿海区域的科学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蓝色经济区是以陆海区域统筹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新模式,承担陆海统筹的重大使命与责任担当。陆海统筹就是海洋梦与陆地梦的结合,这种结合才是完整的中国梦。蓝色经济的新理念与生动实践,作为中国梦在地理上的结合使我国形成新的海陆统筹优势,特别是日益增强的区位资源优势、发展空间优势、新兴产业优势、先行先试优势、对外开放优势,为打造科学发展高地实现中国梦注入了动力与活力。蓝色经济区的创新发展模式和新的发展路径,应作为中国圆梦的重要借鉴。海洋强国战略指导我国陆海统筹走科学发展道路,要努力做到四个更加着力:一是更加着力资源科学开发与生态保护。把科学开发资源、海洋与陆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因此要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和发展布局,实施集中集约用海、节约集约用地,推行海陆生态环境统一治理,强化生态建设。二是更加着力科教兴海和产业升级发展。注重发挥科技、教育、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强调海洋科技自主创新,提升海洋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要谋求突破关键人才与核心技术,设计最终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弥补缺失环节,集群集约发展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更加着力于海陆空间科学布局。进一步推动经济地理重构和区域格局重塑。蓝色经济区的陆海统筹做法应作为科学布局的重要借鉴参考。加强岸、滩、湾、岛、海等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统筹海岸、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布局,推行海洋底层、中层、表层空间资源的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园区以及沿海城区发展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要积极开辟深海远洋的探索研究和资源和平利用。四是更加着力于海洋综合管理。要加快政府职能整合与转变,提升行政效能与行政效率,提升综合管理能力,促进海洋强国建设。

4、在工作指导中做到科学务实

按海洋强国战略基本要求实施科学务实的工作指导,对新阶段的海洋发展和强国建设作出具体部署安排,把建设强大海洋国家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更新的阶段,使之真正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力引擎。要按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三位一体的精神,充分发挥领导、组织、协调功能,共商突破、创新发展策略,显著增强管控海洋的能力和各项工作的具体指导,自觉把海洋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涉海部门要增强部门的协调性,强化对海洋经济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项目的协调及政策措施的督促落实。积极探索由社会、企业特别是专家参与的科学决策、咨询、评价机制,改变传统的海陆分治、产业壁垒,确立系统整体的科学发展理念,调动涉海各部门和各行各业的积极性,形成海洋开发与产业发展的合力,以求海洋开发与经济发展有实质性突破,争取海洋科技与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年增大,争取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珍惜国内外历史性机遇,更有效地拓展海洋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深化开放合作,广泛集聚经济势能,激活生产力,推动海洋强国由单项突破逐步向整体优化发展,实现创新发展与跨越提升。总之,实施科学务实的指导,让海洋梦托起中国梦,是中国发展的历史使命,是民族振兴的责任担当,我们应为此而努力。



 

 

伊民:《日本政府通过未来5年海洋基本计划》,中国海洋报201352

郑贵斌:《我国陆海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的深化研究》,区域经济评论,20131期,第22页。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国际战略的新擘划》。光明日报2013415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21118

郑贵斌:《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战略的构建与实施》,东岳论丛,20062期。

                                              ;   本文被《新华文摘》2013年第20期全文转载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