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88-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彩88-官网科研科学研究资政建言
    
谢桂山:构筑富有良善德性的心灵居所
发布时间:2013-07-01 00:00  作者: admin        来源: 《大众日报》2012-06-12 阅读量:


   一个时期以来,在我国经济增长大幅跃升的同时,社会道德呈现出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在这种情势下,应如何坚定道德信念,重构人们德性良善的心灵居所?不少人、不少地方正感无奈、无策时,智慧而富有责任的莱州人没有犹豫,2006年开始,毅然决然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4+1”道德建设工程,走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德性心灵化育之路。中宣部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并将莱州道德建设工程确定为全国公民道德建设典型进行宣传推广,山东省委宣传部也将莱州作为全省道德建设示范点给予重点指导。莱州人创造的道德建设“4+1”工程,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                    一、基于德性的幸福律动

  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断言:幸福是生活的目的意义,是人类存在的至上目标。但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达成真正而持久的幸福生活,至今仍未给出一个共识性的答案。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莱州的“4+1”道德建设工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诠释的密码,这个密码的关键词就是德性,核心句就是过一种富有德性的生活。
  德性何以能承载幸福?这要从人存在的意义说起。与其他生物不同,人是一个追寻意义的社会存在物。那么什么叫意义?意义首先是一种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在人与他者的关系中才产生意义;再者,意义是一种价值,即对自己同时也对他者做了人的本性里应该做的事情方显意义。这个析理让我们明确,人作为生物属性的各种需求的满足不叫意义,意义仅产生于人的社会属性中。在人与他人、人与社群、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按着人的属性的本质来塑造自己,同时也泽被对方时,意义即生成。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德性是承载意义的最佳角色,因为德性既内含着关系又创造着价值”,既化育着自身,给予了他人、社群乃至自然万物。那么,意义对于人来说最能勾联起的生命感受是什么,我们说是幸福,因为有意义的事物一定会给人带来福祉。而德性就是塑造意义的事物,因此德性塑造意义的过程也就是酿就幸福的过程。道德实践也告诉我们,过一种德性的生活无异于享受幸福的生活。德性由于给予”,愉悦了别人,也升华了自己,因而也幸福了自己,而且这种幸福是持久永续的,时过境迁仍感心安和甜蜜。也许有人会说,现实往往不是这样,人们给予别人的结果常常反遭受惠方的诬陷敲诈,使得给予者很为难而幸福不起来。这种现象现实中确实能遇到,但不是每一个给予者都能遇到,只不过是少数现象;即使遇到,必须明白,给予者不在意结果,而只注重行为本身。德国哲学家康德说,遵循道德义务行动就具有道德价值。行德既不是为了图报,当然也不会在意他者的诬诈。既然如此,行善者的内心总是宁静、坦荡并欣慰的,不会因其外部因素而影响自己的幸福感,更不会因其各种因素而动摇自己的道德信念。细细品味《孟子》中讲的上善若水”,就很有此意蕴。
  基于此,社会理应为德性生长从而为人们幸福生活的构筑确立起一种全新的理念,创造出一种合宜的生态环境。但从以往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看,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尤其在急于追逐经济增长的时期是如此。追逐经济增长的结果,确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带来了财富的涌流,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国强民富。但另一方面也把人的社会本性如精神信仰、价值理性、道德性情给湮没了,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心灵空洞。结果出现一个悖论,即物质生活越丰裕反而离幸福越远。在这里,我们无意反对经济发展、财富增长,反而认为没有经济的繁荣就没有社会的进步,物质的充足也是精神富有的基础和条件,正如管子所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但物质的丰足并不必然带来德性的提升和精神的富有,且不说追逐财富积累的过程往往附着的冲动,就是在当下也有相当一些人正在做着触犯价值底线的事情。另外,物质富足的表象下,还掩藏着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权力腐败等等顽疾,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人们的心灵,消蚀着人们美好的生活憧憬。走出这一困境,政府必须更新发展理念,下大力气培育推动社会前行和国民精神提升的思想力量。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表现出了大智慧。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清醒认识到单一追求经济增长的偏执,适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而强化了社会管理创新,引领了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搭建起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格局。在发展的价值选择上,切实把民生问题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诸多政策措施都直指民生幸福。同时又以塑造国民心灵为取向,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其中把道德建设作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强调,并从国家层面较早制定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说明,我们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民生幸福,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注重道德建设以及道德对于提升国民心灵的化育作用。
  莱州的发展遇到过同样的困惑。作为全国百强县,经济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活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人们的自私自利、不知荣辱、不尽责任的恶习也在滋长:有的人对父母不孝不敬,对合作伙伴不讲诚信、不履合约,做事投机取巧、坑蒙拐骗,对社会和生活环境缺乏爱心以至见难不助,如此等等。这些恶习屏蔽了一些人的善良本性,使其心灵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越来越龌龊,因而越来越失去了幸福感;而对于相关他者而言,则更多地感到缺少关爱和尊重,无法有尊严的生活,因而也难以幸福;而对于社会来说,由于不少人都一定程度在为自己的利益算计,社会也因此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以至阻碍和掣肘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此,莱州市委、市政府敏锐地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并下决心潜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开始一种有别于经济建设的全新的心灵救治之路。但从哪里着手才能有效通达人的心灵?对此,市委市政府组成专门班子进行调研,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莱州实际,根据心灵建设的规律,最终确定一个主题,就是坚定不移抓道德建设工程。他们首先从群众反映最强烈、人性暴露最充分的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公共道德即三德工程抓起,之后又加以拓展,加上个人品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心灵建设,构成富有莱州特色的“4+1”道德建设工程。值得指出的是,2006年起,历经四届班子,莱州的道德建设工程不仅未曾间断,而且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机制,与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文化建设高度衔接,使得道德建设工程深得民心,健康发展。七年的坚持和化育,全市从机关到企业,从城区到乡村,人际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幸福指数普遍提升,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充实、自足并富有尊严。据权威机构发布,2011年莱州市的居民满意度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二位,成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之一,也是中国北方的长寿之乡。不仅如此,“4+1”道德建设工程凝聚了人心,积聚了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内生力,有力地推动了莱州市经济、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十一五期间,莱州在全国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位居第39,进入山东省30强县前10强行列,连续三届荣获山东省文明城市称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由此我们真正体悟到了什么叫厚德载物

                             ;二、德性彰显人性的光辉

  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规定性。人的最基本尺度就是人性,人性的突出特征是人有德性。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无论是中国的先秦还是西方的古希腊,也无论是孔子还是亚里士多德——其实那是由诸多智慧巨匠组成的群体——都把思考的主题放在如何使人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上。他们知道,人类刚从丛林法则走来不久、人性急需开启的关键时期,人类最需要养育的本性是什么。不仅如此,在之后人类文明进化的过程中,中外许多哲人都这样那样地承袭并大大发展了这一德性学说,把德性化育作为人性完善的要义加以强调,并告诫人们:德性既可以使人性污浊,也可以使人性尊贵。由此出发来看道德养成,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实,道德养成的过程就是修复人性并还原人性的过程,也是人性臻于完善的过程。莱州的道德实践就是基于这种深层谋虑,从基本的生活领域着眼,从道德的基础工程诸如孝德、诚德、爱德、仁德和未成年人心灵建设做起,尝试走出一条以德化性、彰显人性光辉的心灵化育之路。
  孝德作为家庭生活的基本德性,为社会历代哲人所倡导。孔子高度赞颂孝德,不惜笔墨阐述孝德,认为百善孝为先”,“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后人也撰《孝经》,精编二十四孝,不遗余力地推行孝德。这是因为孝是人性的首发道德情感,是最人性化的道德关切,一个人品德如何,或说一个人是否具有人性,都逃脱不了孝亲的考量。孝亲,是人之本性使然。然而,当今社会就有那么一些人对自己生身父母不关心、不作为,哪怕父母年老有难也事不关已,该付出的不付出,甚至打骂相加,完全没有了人的情感,失去了基本人性。不仅如此,这种恶习的存在及其蔓延,深重地影响到社会文明,毒化着社会风气。基于此,莱州市委市政府决然将家庭道德作为首要关切,着力实施孝德工程建设,突出生活保障、精神慰藉、敬业回报等主题,在全市上下广造舆论,倾力推动,领导机关带头实施,真正形成了一种不可抗拒的正义力量,人们的孝亲情感因此发生了极大变化,家庭内部和谐相处、相亲相爱,鳏寡孤独得到照应,体弱病残受到体恤,成为一道人性靓丽的风景。不仅如此,情感的东西总是具有放大效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家能孝亲敬老,在外就能敬人之老;在家能兄友弟恭,在社会就能够团结友爱,待人以礼,交友以信,敬事以忠。可以说,孝亲作为一切爱之源、情之初,能够引发人的其他道德情感,激活人性中许多良善美好的事物。
  诚德作为职业生活的基本德性,是职业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维护社会健康运作的基本准则。然而莱州的调查显示,诚实守信是大多数人缺乏的道德品质。失信行为不只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渗透到各种职业生活尤其是商业交往中,严重危及到人的安全感及尊严感,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人之为人,诚实守信是底线,它表现为人对人的对等承认及其对人的价值的尊重,也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原则,源于西方的黄金法则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诚信说到底是一种人伦关系,是人对自己置身的社会的一种责任,人应该动员起自身全部的道德情感,呵护好这种关系,履行好这份社会责任。否则,仅仅囿于自己的算计,最终只会陷于孤独、焦虑之中而被社会所抛弃。反之,履行好这份社会责任,就会获得社会的尊重,就能树立自身、成就自身,许多在商界因诚信而持久的成功人士,许多在政界、在各类人群中因诚信而被人们称道的人就是如此。履行好这份责任,同时也就和谐了社会,安定了秩序。故古人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所以,重建社会的信任关系,打造诚信的职业人格,是当代人的必然选择。
  爱德作为公共生活的基本德性,体现的是对他人包括对弱势群体和有难者的关爱救助,对生存环境的爱护和对社会的奉献等,这是一种大爱。在一定意义上它源于感恩又超越感恩,是感恩的放大和升华。人在社会中生活,需要亲情的呵护,需要他人的帮助,也需要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的支持,没有这一切,个体的发育、成长乃至有所成功,都是不可想象的。当人们这样去思考的时候,就容易在良心的推动下引发出一种感恩的情感。莱州的爱德工程建设的意义,就在于启发人的良心,使潜藏在人心底里的感恩情感迸发出来,用心回报社会,关切他人,美化环境。的确如此,莱州的实践也告诉我们,一旦人们良心发现,认知感恩,人们就会自觉地按着社会公德的要求塑造自己,就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而涌泉相报不只是量的放大,更是情的释放、爱的涌流、人性的迸发。
  仁德作为个体自身的基本品性,可以说是诸多品质的集成。在孔子那里,有许多为他称道的优良德性,如仁、义、礼、智、信等,是他最为推崇的德性,并将其视为一切德性的基础,由此形成了其仁学伦理体系。孔子的”,始于孝亲,之后,他又把扩展为爱人”,也即泛爱众爱人有具体要求,即要做到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由此可见,孔子的不只是单一的德性,而是内涵了几乎所有优良德性于自身内,是所有良善德性的集大成者,可谓是德中之德,美中之美。那么,怎样才能达仁呢?孔子又给出了实现爱人原则的具体途径,这就是忠恕。何谓忠恕”?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或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常言道的将心比心,推已及人。所以,莱州把仁德作为个人品德加以强调,确实有着高见之明。个人修身养性,要修在关键处,要抓住纲,以纲统目,纲举目张。是做人的根本和基本”,修德重在达”,而达也就通达了孝、诚和爱。当然,做到确非一件易事,必须苦其心志,去其恶欲,明其善理,达其善念,真正做到如孔子所说的忠恕之道
  未成年人的心灵工程对青少年以及家庭、社会影响深远,因而是道德建设工程的重点和难点。未成年人心性纯洁,德性易塑,是道德养成的最佳时期。但由于互联网不健康舆情、社会生活中道德失范以及个别家庭破裂的叠加影响,也使得未成年人的心灵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和创伤,影响了他们健康人格的发育成长。基于此,莱州市委市政府把解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培养美好心灵作为要务,与四德工程一起部署,同步实施,显示了莱州党政的睿智和责任。在具体操作上,他们认识到未成年人的心灵化育与成年人的道德养成目标趋于一致,但也有自身的特点,必须按照心灵成长的规律,着重开展心灵沟通、心灵塑造、心灵保护三大行动”,综合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促进未成年人德性化育及人格养成。
  上述孝、诚、爱、仁四德建设以及未成年人心灵塑造,始于家庭,融入职业,覆盖公共领域,介入个人空间及未成年人领域,看似各有分别,各成系统,但又相互关联、互相渗透,互相支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共同塑造着人的德性,成就着人性的完美。“4+1”道德工程源于传统,融入时代,指向未来,必将更好地融入公民社会的整体价值取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

                     三、道德养成需要党政引导和推动

  扬善抑恶,使人性中的善性充分发育起来,使人格崇高起来,这是道德养成的终极目的。而达成此目的,必需外力的引导和推动——尤其是当一个社会或人群中不少人受到利欲蒙蔽时。那么,哪种外力能承担这一角色呢?亚里士多德说是政治,并认为政治的功能就在于塑造德性。在我们今天看来,亚氏所说的政治,无疑是指国家权力,具体实施者就是党委和政府。在中外伦理学史上,亚氏的这一思想不断地受到质疑。一种观点认为,德性塑造重在内心自律而非他律,这主要来自自由主义学派。但反驳者或许更有道理,即在公众道德失缺的境遇下,继续放行个人自由,只会使公共道德秩序变得更糟。另外也有学者认为,从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看,应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启动行业自律,约束个体行为。这在理论上确有道理,但在我国社会组织发育不良,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也难胜此任。再看社会舆论,常规下社会舆论能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但在整体道德失范时则难以摄众。基于此,我们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思想并没有什么不对,在特殊时期特殊境遇下党委和政府的推动很有必要,而且十分关键。不仅道德建设是如此,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是如此。这是因为,一方面,党委和政府本来就对社会的意识形态负有建构的职责,另一方面,党委政府有优势调动社会的公共资源直接作用或辅佐于文化建设,引导公民达成特定的价值目标。莱州市委市政府正是基于此种思虑,在充分调研分析和借鉴群众智慧的基础上,大胆启动覆盖全市的道德工程建设,并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性化育途径和方法,较好地引导和推动了公民的道德实践。
  一是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在一项重大活动开始时,首先要启动宣传教育功能,形成浓重的舆论氛围,这是我们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矫正公众道德缺失,也需要营造一种强势舆论环境,让人们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应该怎样扬善抑恶,从而使社会主流道德观念占据人们的心灵空间,主导人们的行为。为达此目的,莱州市委市政府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编写《德育与生活》、《爱心教育读本》、《感恩父母》、《诚信职业道德规范》、《打造阳光心灵百问》、《心理健康案例分析》等教材和读物,用以开启人们的心灵;创编《道德歌谣》广泛传唱,利用各种媒体开设《美德赞》、《和谐风》、《社会各界谈道德》以及心灵阳光热线心灵之约等栏目,丰富人们的道德情感;另外,在全市重要地段建立了雷锋广场、四知公园,在路标、路牌上刻制道德名言警句,在一些单位显著位置设置了道德建设图文浮雕。这一切,都有力地引导了社会舆论,潜移默化地润育着人们的心灵。
  二是倡树先进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万千典型汇聚起来,就会群星灿烂,普照人们的生活空间。尤其是身边的道德典型,可感、可信、可敬、可学,能给人以鼓舞,催人以历炼。为此,莱州市委市政府在全市上下广泛开展典型倡树工作,每年从各镇村街、市直部门、企业、学校等各个层面,选树孝德方面的二十四孝”,诚德方面的百面旗帜”,爱德方面的十大爱心人物”,仁德方面的二十佳”,心灵方面的阳光少年”,树起各类典型8000多个,建起了2万多人的典型库,使每个领域都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典型评出后,重要的还要用好和爱护好典型,对评出的先进典型通过送荣誉上门、张贴照片和事迹,组织巡回演讲等形式,大张其鼓地进行宣传表彰,让典型进千家传万户,使先进典型在社会上受尊重,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受重用,让典型真正起到化育德性心灵、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
  三是强化道德实践。道德重在实践,最终要归于实践。在人们知道应当怎样做,并且在典型的引领下内心良善开始涌动时,政府就应适时把人们这种向善的愿望引入实践,为人们善性的释放搭建适宜的载体。莱州的做法是:孝德工程,把尽孝义务实化为具体责任,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孝德责任状,在提高赡养标准、解决医疗费用、改善居住条件、提供精神慰藉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人人签署责任状,年底由所在单位对责任落实情况张榜公示;在诚德工程,结合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研究制定各种行业准则,开展创建诚信品牌、百佳企业、文明信用户评选等活动;在爱德工程,组织开展爱心救助、志愿者助残、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十大爱心行动;在仁德工程,开展市民形象提升、人际关系和谐、干事创业回馈三大行动;在心灵工程,设立了青少年主题教育基地,成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心理服务站。这样做的结果,超出了莱州人的预期,犹如开坝放水,激起了人们内在善性显现的层层涟漪。
  四是健全体制机制。莱州道德工程得以开展并取得实效,得益于政府主导的制度保障。制度管根本、管长远,好的制度能起到化育人性、激活善性、升华人格的作用。为此,莱州市党政在启动道德工程建设时,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制度建设上,着力打造各种保障机制。首先层层建立道德建设领导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次建立监督约束机制,一方面通过道德评议委员会监督评价不同领域的道德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三是建立健全奖惩机制,“4+1”道德工程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加大考核权重,以此作为评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对评选出的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个人给予各种奖励,让其高人一筹;对不文明的恶人恶事给予相应惩罚,让其低人一等。以上制度,较好地保障了莱州道德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从上述可以看出,莱州市委市政府主导的道德工程建设,既有逻辑性,又合目的性,一环接一环,形成了一条环环相扣的道德建设链条,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道德建设工程的持续有效地发展。

                          四、道德养成的基础在于自律

  莱州的实践告诉我们,靠外力引导和推动的他律,是道德养成的必要条件,在一些重要节点上仍需坚持。但仅靠他律是不够的,在通常状态下必须依靠个体的自律,即通过个体的理性选择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心律令,从而变成个体意志而自觉行动并长久坚持。这是因为,德性的养成本质上是个体精神的生产,而个体的精神品质必须由各自的心灵来塑造。正像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康德也从纯粹理性的角度给出了几乎同样的证明。他在批判功利主义道德说教之后,指出道德就是自由意志不假外求,借由理性自己为自己立法,此法则即绝对命令,也就是道德的最高法则。康德的道德理论近乎苛刻或绝对”,但他恪守的道德自律则还原了道德的精神本质,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实践,尤其是他把绝对命令之一法则——“把人当做目的加以推行,更赋予了道德张扬并启迪人性的意义。
  自律进入人们心灵并主导个体道德实践,是一项艰难而复杂的心灵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下一番修身养性的真工夫。修身就是修复自身,就是根据理性的选择和个体的良心情感,对存乎于内的道德品行逐一进行审判,把不合人性的恶行恶欲加以摈弃,把富有人性良善的品行保存下来,把内心缺失的道德情感充实进去。养性就是在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中逐步启发自身的善性,使优良的品性光亮起来。中国儒家在修身养性方面有着大智慧,不仅指明了修养的内涵和目标,而且给出了养性的方法和路径。当然,审判自身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仅难在认识你自己”,尤其是放弃一些品质——尽管是一些恶行恶德,但在本人可能却不以为然;而且难在审判本身——有些人不情愿这么做,尤其是那些缺失德性的人。难,是道德养成或精神生产的特点,它不像物质生产那么完全程序化地推进。在这个意义上说,养就一个道德君子不比生产一种物质品牌来得容易。但在孔子看来,只要勇于并善于修养,人人皆可为君子。当然,这需要两种积极性,一是营造强大的社会舆论惩恶扬善,正如莱州之所为;二是启发个体内在的自觉,把化育德性作为人格完成的重大使命真正放到心里。
  个体德性的修养因人而宜,但要注意抓住重点环节,运用好两种力量,这就是敬畏慎独敬畏讲的是人性中应有的对良善德性的敬重以及由于对德性不敬必然受到舆论和良心审判而产生的畏惧感,它要解决的是让人们情愿自我审判并自觉弃恶扬善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最让人们记忆尤深、挥之不去的箴言还是刻在康德墓碑上的那句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愈益增强,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把道德律与天上星空一样看待,实在令人肃然起敬,它警示人们:道德律令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犹如人类心灵的星空,星空寂灭,道德不在,人将失去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康德的伟岸正在于此。当然,当世人们也把道德形象的美誉毫不吝啬地送给了他。如若人们能像康德这样敬畏道德律令,哪怕有几分敬畏,道德审判的自觉性将愈益增强,恶行恶德会不断被人唾弃,良善德性就会不断涌流。莱州开展的“4+1”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孝敬、诚信、奉献、仁爱等诸多普通人的道德典型就很值得敬重。慎独就是在一个人独处时仍然能够按照道德律令而行动。慎独是一种自律方法,更是一种道德境界。它要解决的是如何坚定意志坚守良善德性的问题。要知道,德性作为人之本性,本应不分时空人等而自然流淌。如果只在此时此地、众目之下障目,彼时彼地、无人之处则践踏,那便是伪善,是为人所不齿的。做到慎独,必须启动道德情感、信念、意志的支持,这样才能不管社会环境多么不堪、人生旅途多么坎坷,都能保守定力、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最终成就高尚人格。

                          五、道德养成有规律可循

  基于上述,我们可以得出关于道德养成规律的几点思考。
  1、道德养成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西方伦理学家们经常纠结于理性与感性之争,结果是形成分庭抗礼的理论学派。在我们看来,理性与感性在学理上确有分殊,但在个体道德养成上却缺一不可。道德养成需要理性,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立法,或者说主要的不是为自己立法,而是为了弄清楚个体与社会的关联以及外在规约与内在自律的关系,换句话说是为了弄清楚个体为什么要修养德性以及需要养成什么样的德性,然后针对自身道德现状,辨析恶行与善行,进行扬弃性的审慎选择,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养成目标及其为实现目标而必须树立的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等,这个过程无疑是由理性推动的。而践行理性慎议的道德目标,还必须动用情感的力量,诸如良心等。良心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有人把它比喻成是藏在人心中的一团炽热的火焰,感受着行为中的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并即时地做出或褒奖或谴责的评判。良心是人自身自我净化的机制,是人心灵中的道德法庭,通过对自身道德行为的审判,呵护着善德养成,助推着人格的完善。由此我们说,在道德养成问题上,纯粹的理性主义和纯粹的感性主义都难达目的,只有既善用理性又善用感性的人,才能最先达到道德理想的彼岸。
  2、道德养成是知和行的统一。这里的知主要是对德性义理的认知。德性义理,从大的方面说,就是关于道德存在的意义;从具体方面说,就是关于每一种道德要求或规范存在的合理性,如孝亲,人们只有明白为什么要孝亲,才能心悦诚服地去实行。其他诸如诚信、奉献、仁爱以及公平、正义等德性规范无不如此。要知其义理,就要善于学习,包括学习道德的基本理论、学习传统美德、学习道德典型,也包括从实践中学习,只有明白义理,才能更好地践履。行就是在德性义理的指导下付诸实践,在践行德性的过程中化育善性,体味愉悦,享受崇高,并由此渐渐使得善性成为行为习惯。因此说,行在德性养成中甚为重要,道德应该永远在路上”,而不应停留在口头上,夸夸其谈而不躬行实践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有德性之人,至多是德性的矮子。从这个方面我们也就更容易理解康德为什么把道德作为实践理性来定义了。
  3、道德养成是他律与自律的统一。道德养成总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形态有着不同的道德要求,这些要求往往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加以传播并进行监督。在这种情境下,作为社会人的个体总是要受到一些规约,不可能纯粹自由地自己为自己立法,只能在既定的规约下选择,并自觉地进行内在的转化,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自由,即自由是对规约从而对必然的一种自觉,即自觉认识,自觉转化,自觉提升。否则,每个人如果都自行其是地为自己的德行立法,谁能保证个体没有局限性都能认识到必然?假设如是的话,谁的认识又最能成为德性的最高法则?而如果没有的话,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最高法则,社会秩序又如何保障而不陷于混乱呢!当然,规约作为集体意识,其对必然的认识也未必是绝对真理,但它一旦上升为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就已然具有了合理性。尽管如此,合理的并不必然是现实的。规约最终能否成为现实,并不由他律说了算,决定者在于自律。所以,我们强调个体的修身养性,强调敬畏、慎独,意义正在于此。由此我们说,在道德养成的过程中,他律、自律都不能缺位,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谢桂山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