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88-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彩88-官网科研科学研究资政建言
    
刘良海:中国道路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高度统一
发布时间:2015-03-12 00:00  作者: admin        来源: 《马克思主义论坛》第10辑 阅读量:

刘良海.png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深刻而清晰勾勒了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这其中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是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是因为它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推动了中国社会不断走向繁荣富强,带给了中国人民逐步实现小康社会的美好生活,中国人民没有理由不选择这条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走中国道路更加坚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必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走下去。中国道路体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高度统一。

一、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走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这高度体现了中国道路的科学性。这条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反复的实践探索,在经历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走出的一条正确之路,除此之外,别无他路可走,只有走这条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一)中国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思想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在一个国家成功的发展模式,在另一个国家不一定适用。但是,也不能因为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没有统一性,就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模式可以是随心所欲的。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运用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即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自身发展条件、具体国情,按照自身发展条件和具体国情,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就是科学的发展道路、科学的发展模式。因此,认清自身社会实际条件和具体国情,探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找到适应一国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而寻找科学发展道路既是艰难的理论探索过程,更是艰苦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人民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找到的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国情,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唯一科学的道路,这也符合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思想。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通过揭示历史必然性把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社会主义不是来自于某种主观愿望和想象,而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客观历史进程,有其历史根据和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唯物史观基础,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的决定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要同一定的生产力、经济基础相适应。马克思从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细胞——商品入手,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内在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认为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代替资本主义的是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对于一个社会发展来说,一个社会形成怎样的生产关系,建立怎样的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作前提的,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必须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联系,是建立在现实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脱离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脱离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这样的上层建筑,这样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都是脱离现实的,都注定是不会成功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成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前提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走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社会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道路上,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原理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道路,更重要的是这条道路适合中国实际,是“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进一步强调:“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所论述的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就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存在较大的矛盾,因此,发展生产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中国的唯一科学道路。

(二)中国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条道路。

一个国家的发展所走的道路,并不是一条已经铺就好的道路,而是需要不断探索前行,在不断前行中开辟出一条道路,并通过对以往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升为理论,指明今后发展道路,从而对未来发展道路不再盲目乱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走出来的道路,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一个更为重要的根据就是它来之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

201315,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探索的结果就是走出了一条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把一个贫穷落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如何走,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非常陌生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我们学习过前苏联的经验,但是如何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条全新的道路,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犯过左和右两个方面的错误,特别是“左”的方面错误,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并不能否认我们党在开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的成绩,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以及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初步探索,积累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一定经验。不能因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犯过错误包括象文化大革命那样严重的错误,就全盘否定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前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正确的,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探索的一段重要历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基础。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的事业”,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十年文革结束后,面对危难困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摆在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路线上拨乱反正,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反思历史的基础上,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深入研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新的实践中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次提了出来,从此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信念,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践的坚定目标。按照这一目标,我们党不断探索如何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清晰,前景越来越光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我们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曙光在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放开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它们都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我们半个多世纪实践所证明的了,它带给我们国家繁荣发展的光明前景,适合中国社会发展具体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科学性的原则。

(三)深化改革是为了更加完善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为了走好这条道路,我们必须在前进过程中不断拓宽这条道路,使这条道路更宽广,更顺畅,深化改革就是为了更加完善中国道路,为中国发展开辟更美好的未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提出:“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然而,“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深化改革,解决前进中不断出现的新的问题,破解更深层的问题,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走的更顺畅。因此, 深化改革,正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的科学性,更加完善中国道路。

          二、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自觉选择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是中国人民在历史发展中自觉选择了中国道路。虽然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但是,在历史发展面前,我们不是历史发展中的被动者,而是能动的发挥全国人民的主观能动性,自己选择自己所要走的路,这条路是能够带给我们幸福生活的路,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我们没有理由不选择这条道路。中国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思想。

(一)中国道路的价值性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思想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中国道路,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全国人民发挥了主体作用,体现了中国道路的价值性。

作为历史发展主体,在社会发展中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中国人民发展中国建设中国的道路,不是蜜蜂建筑蜂房的本能活动,而是有着自己的主观意志的能动活动。马克思曾形象把人的活动与蜜蜂筑巢相比,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有比灵巧蜜蜂高明的地方,那就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头脑中把它建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的目的性活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的基本标志。人的实践活动不是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而是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达到某一目的进行的活动,在活动之前就设定了某个目的。实践活动都是围绕这一目的展开的,有了目的性,实践活动才有了方向,也才有了动力,目的性活动是价值性的活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思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目的性的实践活动。目的性活动,就有人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自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就始终是中国人民对未来美好的愿望和追求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直是我们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这种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的具体实现。

    (二)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实践探索的自觉选择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是经过我们反复的实践探索才总结出来的,在探索过程中,经历过曲折和艰辛,通过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才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我们已经在实践中走出了并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充分发挥了其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意义。中国人民愿意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不想走回头路,更不愿再折腾。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开始寻找救国之路,他们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但是,他们的努力都失败了。“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的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变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社会找到了一条民族解放和复兴之路,就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走社会主义道路。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中华民族有着不屈不挠、生生不息、顽强奋斗的精神。特别是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尽管他们也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他们坚信,一代又一代人持续努力,一代又一代人为此作出牺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现在有人批评理想主义。脱离实际的理想主义固然不可取,但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理想万万不能丢。”社会主义顺应了世界历史潮流,顺应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经过中国革命解放事业,成立了新中国后,我们自觉地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社会主义道路如何走,我们又经过了艰难的探索和选择,从公私合营过渡到公有制,从农民互助组过渡到人民公社,一直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探索中甚至犯过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也有过巨大的损失。但是,这些探索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它为我们进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新的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新的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为我国当前全民共识,成为全国各族人民自觉选择和坚持的道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成为我们民族的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中国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我们没有理由不选择这条道路。

我们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价值选择。

    三、中国道路是最适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道路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最根本的标准是看这条发展道路是不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不是符合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是不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循了历史发展规律,适应了中国的具体国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促进了中国快速发展,因而是最适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发展道路,体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与价值性,二者并不是矛盾的,而是内在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与自觉选择的道路二者的统一,二者也是互为前提的。中国道路如果不是我们的自觉选择,再好的道路也是没有价值的,其科学性也就失去了意义,从而也就没有科学性而言。中国道路如果只是我们的随意选择,并不是一条适合中国发展得道路,这条道路就不是一条科学的道路,对中国的发展就没有意义,这样的选择也就失去了其价值性。只有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才是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

正因为我们走了一条最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我们的各项事业才取得了巨大发展。“实践是最硬的标准,道路走得怎么样,最终要靠事实来说话。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升。……这样的发展,这样的巨变,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之中国,同新中国成立以前之中国相比,同鸦片战争以后之中国相比,有天壤之别啊!’同欧美一些国家受困于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相比,同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混乱相比,我国发展可以说是风景这边独好。事实雄辩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对,走得好”。11

习近平对于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曾两次用鞋子作过形象比喻,第一次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第二次是在出席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庆典讲话中提出,走路要把路走对了走稳了,否则就会左脚穿着右脚的鞋——错打错处来。习近平用鞋子作比喻,准确表现了中国道路对于中国人民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论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人民是最适合的道路,这条道路好不好,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有之路,我们必须始终如一坚持这条道路。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全党全国人民提出殷切希望:“全党同志必须牢牢记住,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要把蓝图变成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研究员)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8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页。

《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23页。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页。

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25页。

《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19页。

1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4——15页。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