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88-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彩88-官网科研科学研究资政建言
    
李述森:析列宁急于在俄国消灭资本主义的思想理论表现
发布时间:2013-04-01 00:00  作者: admin        来源: 《东岳论丛》2012-07 阅读量:

李述��?1.png


按照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如同其他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一样,只有在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潜力全部耗尽以后,才应该( 和才能够) 被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列宁尽管宣布信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并在许多场合发表过不少承认资本主义历史意义和主张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言论,然而由于受到俄国强大的反资本主义传统的影响,其主导思想倾向仍然是在俄国尽快消灭资本主义而非发展资本主义。列宁此一思想倾向在以下四个理论命题中都得到了鲜明体现。

表现之一: 提出资产阶级革命不能由资产阶级而只能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演进理论的应有之义,也是西欧和当时俄国大多数马克思主义者的共识。然而,如果资产阶级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那么革命胜利后建立起的必然是一个资产阶级居于政治经济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其长期的目标也必然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列宁并不希望俄国出现这样的发展前景。
还在19 世纪末,列宁实际上就已经否定了资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权利:“不言而喻,在这种经济基础上的俄国革命,必然是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原理是颠扑不破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一原理。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把它应用到俄国革命的一切经济和政治问题上去。但必须善于应用它。……有些人从关于我国革命性质的一般真理中得出结论说,‘资产阶级’在革命中起领导作用,或者说社会主义者必须支持自由主义者; 对于这些人,马克思大概会……说: ‘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不能由资产阶级领导呢? 他提出的理由是: “整个说来,资产阶级不可能同专制制度进行坚决的斗争,因为它害怕在这个斗争中会失掉把它和现存社会拴在一起的财产; 它害怕工人过火的革命行动,工人是决不会只搞民主主义革命的,他们要力求进行社会主义变革; 它害怕同官吏、同官僚制度彻底决裂,因为官僚制度的利益同有产阶级的利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资产阶级争取自由的斗争就具有胆怯、不彻底、半途而废的特点”。事实上,列宁的这一观念并不是来自于俄国的现实经验,而是来自于马克思曾有过的、后来被抛弃了的思想观点。“我们每个马克思主义者都从理论中知道,……资产阶级赞成革命是不彻底的,是出于自私自利的动机,是畏首畏尾的。只要资产阶级的自私的狭隘利益得到满足,……它就不可避免地会大批转到反革命方面,转到专制制度方面去反对革命,反对人民”。“社会民主派或工人民主派对待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态度问题的理论基础早在马克思主义的早期著作《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就已经阐明了”。

资产阶级革命不能由资产阶级领导,那应由谁来领导呢? 列宁把这一权利赋予了无产阶级: “唯一彻底的民主派即无产阶级对一切不彻底的( 即资产阶级的) 民主派的这种支持,就是实现领导权的思想”。并指出无产阶级之所以应该具有这种权利,是因为它的地位决定了它最先进、最革命: “无产阶级,就其本身的地位而言,是最先进和最彻底的革命阶级,因而担负着在俄国一般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中起领袖和领导者作用的使命”。这一结论同样来自于马恩的抽象论述,而非经验的事实。实际上,当时俄国并没有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仅有的为数不多的产业工人,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方面也都是农民化的。

列宁拒绝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其真实目的就是为了不让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起来,尽快过渡到社会主义: “我们党坚持这种看法,即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是领袖的作用,为了把这场革命进行到底,无产阶级必须和农民共同行动,革命阶级不夺取政权就不可能取得胜利”。“只有在革命时期实现这个作用,才能保证无产阶级占有最有利的地位,去继续进行斗争,反对即将诞生的资产阶级民主俄国的有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

表现之二: 主张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联结在一起

从本质上说,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一对截然不同的范畴,因为它们所要解决的任务完全不同: 前者所要解决的,是封建社会形态已完全阻碍生产力发展时,由新兴的资产阶级起来革命,打倒封建统治阶级,建立起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后者所要解决的,则是当工业化发展到顶点时,突破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在二者之间必然有一个漫长的历史间隔时期,因为资本主义也有一个从低级形态向中级、高级形态演变的长期历史过程。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一并考虑,实际上就取消了资本主义长期、独立发展的可能性。

列宁从登上社会政治舞台时起就没有赋予民主革命以独立的意义,而主要是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角度去看待它: “俄国中世纪的半农奴制度的残余还异常强而有力( 比西欧) ,它象一幅沉重的枷锁套在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身上,阻碍着一切等级和一切阶级的政治思想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不主张反对一切农奴制度即反对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官僚制度的斗争对于工人有巨大的重要性。必须向工人十分详细地指明:这些制度是多么可怕的反动力量,它们在怎样加强资本对劳动的压迫,怎样欺压劳动者,怎样把资本阻滞在它的中世纪形式中,这种形式对劳动的剥削并不亚于现代工业形式,而且给解放斗争增添了极大的困难。工人应当知道,他们不推到这些反动支柱,就根本无法同资产阶级进行有成效的斗争……。因此,同激进民主派一道去反对专制制度,反对反动的等级和机构,是工人阶级的直接责任,社会民主党人必需使工人阶级明了这种责任,同时又要时时刻刻使工人阶级记住: 反对这一切制度的斗争,只是作为促进反资产阶级斗争的手段才是必要的; 工人需要实现一般民主主义要求,只是为了扫清道路,以便战胜劳动者的主要敌人即资本,资本按其本性来说是一种纯粹民主主义的制度,但它在我们俄国却特别倾向于牺牲自己的民主主义,而同反动派勾结起来压迫工人,更加厉害地阻止工人运动的出现”。针对有些人存在这样一种观念: “既然一切社会民主党人都认为政治革命在俄国应当先于社会主义革命,那么岂不是应当与一切持反政府态度的分子联合起来进行反专制制度的斗争,而暂时把社会主义搁置起来,这不是为加强反专制制度的斗争所必需的吗”? 列宁评论道: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某些人犯了多么重大的错误,他们只向工人传播同专制制度斗争的思想,却不同时向工人说明我国社会关系的对抗性,……不同时向工人说明俄国工人的历史使命是为全体劳动人的解放而斗争”。列宁更加看重的是工人同资本的对立和反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 “社会民主党人指出某些反政府集团与工人之间一致时,始终要把工人划分出来,始终要解释这种一致的暂时性与相对性,始终要着重指出无产阶级的阶级独立性,因为它可能在明天就成为今天同盟者的敌人”。“俄国农村中现在交错着两种主要的阶级斗争形式: ( 1) 农民反对享有特权的土地占有者和反对农奴制残余的斗争; ( 2) 日益成长的农村无产阶级同农村资产阶级的斗争。在社会民主党人看来,第二种斗争当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1905 年前后,受到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激励,列宁开始明确地要求社会民主党人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结合起来: “社会民主党已经不止一次地指出,农民运动向它提出了一个双重任务。我们应当无条件地支持和推进这个运动,因为它是革命民主主义的运动。同时我们还应当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把农村无产阶级组织起来,就象组织城市无产阶级一样,并把它同后者一起组织成为独立的阶级政党,向它说明它的利益和资产阶级农民的利益是敌对的,号召它为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而斗争,向它指出,要想摆脱压迫和贫困,把农民中的一些阶层变为小资产者是无济于事的,必须用社会主义制度来代替整个资产阶级制度”。“工人们应该为争取自由而斗争,同时一分钟也不放弃社会主义的主张,放弃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工作,放弃为赢得社会主义而作好积蓄力量和组织上的准备”。他把不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结合在一起的做法看作是为资产阶级效劳: “这些分子争取自由的斗争不同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紧密联系起来,因而所起作用的客观意义,无非是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谁致力于一般的自由事业,而不特别致力于无产阶级享用这种自由的事业,即把这种自由用在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的事业上,谁归根结底顶多不过是一个争取资产阶级利益的战士”。并且论证说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实际上是分不开的: “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过去和未来的成分交织在一起,前后两条道路互相交错。……我们大家都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截然不同的东西,我们大家都无条件地坚决主张把这两种革命极严格地区分开,但是,难道可以否认前后两种革命的个别的、局部的成分在历史上互相交错的事实吗? 难道在欧洲民主革命的时代没有许多社会主义运动和争取社会主义的尝试吗? 难道欧洲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还有许许多多民主主义性质的任务要去最终完成吗”瑏瑧? 在此基础上,他最终发展出了一种不断革命论: “在实践上,在奴役性的、农奴制的大地产占优势而实现大规模社会主义生产的物质条件尚未具备的地方,可能是把土地转归小私有农民阶级掌握; 而在民主革命完全胜利的条件下,可能是实行国有化; 也可能是把巨大的资本主义地产转交给工人协会,因为我们将立刻由民主革命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并且正是按照我们的力量,按照有觉悟有组织的无产阶级的力量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我们主张不断革命。我们决不半途而废”。

俄国后来的历史发展进程表明,在列宁上述理论的指导下,民主革命终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革命形态,十月革命直接被界定为一种社会主义革命,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就这样被越过了。

表现之三: 追求暴力革命,竭力反对改良

暴力革命与改革、改良都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手段。与暴力革命相比,改革、改良更是常态,它付出的社会代价通常较小,而获得的成果则相对较多和较巩固。暴力革命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极端情况下的例外。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俄国整体上仍是一个前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此背景下,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更多地应该受到保护,其消极方面应主要通过改良而非革命的手段加以矫正。但列宁却非常强调暴力革命的作用: “无产阶级由于自己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阶级地位,能够比一切其他阶级更早地懂得,伟大的历史问题最终只有用暴力来解决……”。我们在任何条件下、甚至在最坏的政治条件下都要“向工人宣传不调和的阶级斗争,教导他们准备新的革命,———这个革命会更加摆脱资产阶级的不彻底性和脆弱性的影响,会更加接近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马恩早年曾非常强调暴力革命,后来暴力革命的思想逐渐弱化,而恩格斯到晚年的时候,则已基本上抛弃了暴力革命的思想。并且一般而言,马恩早年强调暴力革命也主要是针对已经成熟了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然而列宁却把将马恩看成是暴力革命的坚决鼓吹者: “马克思从1847 年起就在鼓吹革命,而当时欧洲还根本谈不上开始革命”。“马克思主义者总是第一个预见到革命时代的到来,还在那些庸人做着甘当顺民的奴才梦时,马克思主义者就开始唤醒人民,敲响警钟。因此,马克思主义者总是第一个走上直接革命斗争的道路,走向直接的搏斗,揭露社会上和政治上形形色色的中间分子的调和幻想。因此,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直接革命斗争的道路……”。他还将马克思主义主要理解为一种主张暴力革命的学说: “必须系统地教育群众这样来认识而且正是这样来认识暴力革命,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学说的基础”。当有人说恩格斯晚年认为巷战已不可能成功从而放弃了暴力革命学说时,他指责他们说这是“用资产阶级学术的破烂货冒充公正的科学的新结论,并曲解恩格斯的话,其实恩格斯当时所谈的( 而且是有保留地谈到的) 只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暂时的策略”。

强调暴力革命必然导致否定改良。19 世纪末,俄国革命民粹派在主流上演变成了自由民粹派,开始主张在现行制度下进行改良,巩固和改善农民经济,列宁对此给予坚决反对: “在现代制度基础上的任何改良都无济于事,无论是信贷,是移民,是赋税改革,是全部土地归农民所有,都不能在实质上改变什么,反而会使……资本主义经济加强和发展起来”。“他们不懂得我国生产关系的对抗性( 在农民中也同在其他等级中一样) ,他们不是努力使这一对抗充分展开,不是直接同那些由于这种对抗而受奴役的人站在一起,设法帮助他们起来斗争,反而梦想指靠一切人,指靠调解和联合,用这样的办法来停止斗争。……无论你们怎样改组农民银行和类似的机关,丝毫也不会触动这一主要的根本的事实,即广大居民已经遭到剥夺并继续遭受剥夺,他们甚至无钱养活自己,更不用说进行正常的经营了”瑐瑦。他坚持认为“对工人阶级更有利的是要资产阶级民主方面的种种必要的改革恰恰不是经过改良的道路,而是经过革命的道路来实现,因为改良的道路是一条迁延时日的、迟迟不前的、使人民机体的腐烂部分慢慢坏死而引起万般痛苦的道路。由于这一部分的腐烂而首先感到痛苦和感到最大痛苦的是无产阶级和农民。革命的道路是迅速开刀、使无产阶级受到的痛苦最小的道路……”。

列宁之所以主张暴力革命而反对改良,其目的就是为了尽快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因为在他看来,任何改良都会延长甚至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从而将社会主义革命推到遥远的将来。

表现之四: 希望以俄国革命推动西方革命,西方革命胜利后会反过来帮助俄国尽快过渡到社会主义

20 世纪初的俄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实际上处在根本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如果说西方国家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并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那么俄国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中世纪国家。这种情况决定了俄国革命的任务和西方革命( 其实已经不存在这样一种革命) 的任务是非常不同的。列宁将俄国革命与西方革命纳入到统一范畴中看待,目的就是要使俄国革命尽快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列宁最早提出俄国革命与西方革命互相促动的思想是在1905 年。在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背景下,他提出“俄国革命将是欧洲革命的序幕”瑐瑨。此后,他的这一思想不断得到拓展和发挥: “在有了欧洲的丰富经验以后,在俄国工人阶级的热情空前激发出来以后,我们一定能在愚昧闭塞的群众面前点燃前所未有的革命灯火; 我们一定能……空前完满地实现一切民主改革,实现我们的全部最低纲领; 我们一定能使俄国革命成为许多年的运动,而不是几个月的运动,使这个革命不是只从掌权者那里得到一小点点的让步,而是彻底推翻这些掌权者。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时候革命的火焰将燃遍欧洲; 在资产阶级反动势力下备受折磨的欧洲工人也将奋起,并且向我们表明‘该怎么办’; 那时候欧洲的革命高潮就会反过来影响俄国,使几个年头的革命时代变成几十个年头的革命时代”。“我们在即将来临的民主主义革命中获得胜利,这样就会向我们的社会主义目标前进一大步,我们将使整个欧洲甩掉反动军事强国的沉重枷锁,帮助我们的弟兄,全世界有觉悟的工人更迅速、更坚决、更勇敢地向社会主义迈进,他们在资产阶级反动势力的统治下受苦受难,现在看到俄国革命的成就而精神焕发。而在欧洲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帮助下,我们不仅能捍卫住民主共和国,而且能向社会主义阔步前进”。

为了使西方革命反过来帮助俄国革命的构想具有现实性,列宁不断宣布说西方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已完全成熟,就要发生这样的革命: “欧洲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不是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而是已经完全成熟”。“法国工人阶级为了建立共和国和保卫共和国流过很多鲜血,而现在,在共和制度已经完全巩固的基础上,私有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决战已经日益临近了”瑑瑢。“现在,社会主义在英国工人阶级当中迅速传播,社会主义在英国又在成为群众运动,大不列颠的社会革命日益迫近,这一点只有瞎子才看不到”。“在欧洲,愈来愈多的迹象表明,所谓和平的资产阶级议会活动统治的时代即将结束,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有组织的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战斗的时代就要到来。无产阶级一定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起共产主义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后,列宁此类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论证说俄国革命与西方革命已紧密地结合为一个整体了: “帝国主义战争把俄国的革命危机,即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基础上发生的危机,同西欧日益增长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危机联系起来了。这种联系非常紧密,以致这个或那个国家的革命任务根本不可能单独解决。这也就是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现在已不单是西欧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而且是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了”。“俄国无产阶级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能胜利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但它能使俄国革命具有浩大的声势,从而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极好的条件,这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意味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这样,俄国无产阶级就会使自己主要的、最忠实的、最可靠的战友———欧洲和美洲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易于进入决战”。更加明确地宣布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已发展到尽头、行将崩溃: “所有欧洲国家都已经达到同等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它们都已经提供了资本主义所能提供的一切。资本主义已经达到了自己的最高形式,输出的已经不是商品,而是资本了。资本主义在本国范围内已经容纳不下,所以现在变来争夺地球上剩下的最后一些未被占据的地盘。如果说18 世纪和19 世纪的民族战争曾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开始,那么帝国主义战争则表明资本主义的终结”瑑瑧。“资本帝国主义时代是成熟的、而且过度成熟的资本主义时代,这时的资本主义已面临崩溃的前夜,已成熟到让位给社会主义的地步了”。

列宁的上述思想与事实相差甚远。列宁后来承认世界革命理论更多地是出自于一种信念,而非经验的分析。但他当时所以要坚持这样一种信念,目的就是为在俄国尽快消灭资本主义提供依据。

结语

列宁急于消灭资本主义思想的产生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理解不到位和有偏差的结果,而是源于俄国强大的反资本主义传统。在俄国主流社会意识中,资本主义就意味着压迫与剥削,是罪恶的和不道德的。

俄国反资本主义文化传统在19 世纪中后期曾造就了民粹派,而从本质上看,列宁是革命民粹派思想的继承者。革命民粹派坚决反对资本主义,坚决诉诸暴力手段和反对改良,坚决否定西方制度,将政治自由、议会制度等看成是为资产阶级和富人服务的,急于革命并且为此成立职业革命家组织。这些特征都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所具有的。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一是革命民粹派否认资本主义已经在俄国扎了根,而列宁认为俄国已经是资本主义的了。二是革命民粹派认为俄国革命的主力是农民,因为他们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列宁认为俄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工人,因为只有工人才会坚决地争取实现社会主义。实际上,二者之间的差别仅仅是形式上的和话语上的。如果说革命民粹派低估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那么列宁则进行了夸大。革命民粹派并没有完全拒绝工人,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民粹派对工人越来越重视。列宁也没有拒绝农民。1905 年革命后,列宁实际上将农民看成是俄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尽管他将这种革命界定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列宁批判革命民粹派的,主要是它将俄国农民革命看成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做法,而他认为农民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工人革命才是社会主义革命。
列宁对革命民粹派一直是给予较多的肯定的。他重点反对和批判的,是后期失去了革命锐角、不坚决反对资本主义、主张改良的自由主义民粹派。他认为这部分民粹派走向了堕落,与资产阶级自由派同流合污了。

为了在俄国尽快消灭资本主义,列宁曾不断夸大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此外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选择和改造: 其一,将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坚决主张暴力革命的理论。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理论是有限制条件的。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暴力革命理论主要是在早期形成的,后来逐渐弱化,最后则基本上否定了。其二,从来不提马恩曾论述过的“两个决不会”的内容和恩格斯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一文中阐发过的捍卫资本主义的思想。其三,修改了马恩共同胜利的思想,提出一国革命论,为在俄国发动消灭资本主义的革命扫清道路。

纵观列宁的思想理论学说,我们会看到很多自相矛盾之处。这是由列宁一方面要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外观,另方面又要包容进自己急于消灭资本主义的目标诉求造成的。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