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88-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彩88-官网科研科学研究资政建言
    
韩民青: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升华
发布时间:2013-06-05 00:00  作者: admin        来源: 《大众日报》2012-01-31 阅读量:

中华民族具有尊重传统的“本根”精神,始终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这也是一种巨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具有世界上唯一的未曾中断过的悠久历史,其文化传统博大精深、独树一帜。正是这种深厚的文化背景,使中华民族具有浓重的“本根”意识。这种尊重传统的“本根”意识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提高了民族向心力,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离不开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正确理解,而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又决不是静态的,必须从我们所处的时代高度去深入地准确地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蕴涵、本质和作用。


历史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

和新时期精神的融合


说起中华民族精神,人们往往习惯于一种狭义的理解,这就是把它只理解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精神。当然,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凝聚而成的,尤其是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其历史传统精神曾在世界文明史上闪闪发光。但若从我们今天所处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看,我们必须从时代的要求出发,加深和拓展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中华民族精神像世界上其他优秀民族精神一样,并不是某种一成不变的现象,它总是伴随着民族的进步而不断成长、发展乃至转变。这就是民族精神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从今天我们所处的历史新时期看,可以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传统精神、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精神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精神。我们把中华民族精神划分为历史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和新时期精神,并不是把它们割裂开来,也不是说后者完全抛弃了前者,而是强调它们之间的转折性和它们各自具有的特点。      

优秀的历史传统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悠久而又辉煌的历史中形成的,它是我们民族的珍贵遗产。我们党一直十分重视继承和弘扬优秀的历史传统精神。毛泽东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江泽民也指出:“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当然,历史传统精神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因素是与封建文化的糟粕因素相并存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百多年来尤其是五四以来,封建传统文化受到了猛烈冲击。但中华优秀历史传统精神并没有在我们民族重新崛起中被丢弃,而是在以中国共产党人为先锋的当代中国人民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创立和形成了新的时代精神即革命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对历史传统精神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同时也有新的突破。革命传统精神的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所创立的民族精神,它具有无产阶级的和社会主义的特质。革命传统精神,从其本质上讲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革命传统精神的形成与历史传统精神的形成,具有时代的不同,从而也导致了在内容上的新突破新发展。例如,民族主体意识的觉醒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等等,都是革命传统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进一步充实。

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代,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转变时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历史上的重大转变时期。虽然改革开放的时间才几十年,但它在促进中华民族精神发生新的更大转变中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如果说革命传统精神是中华历史传统精神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的产物,那么,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新时期精神,则是优秀历史传统精神和革命传统精神与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精神的进一步撞击、融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的新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新发展,是崭新的时代精神。显然,新时期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历史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所未曾具有的新的民族精神因素。例如,改革精神、开放精神、法制精神、实效精神、竞争精神等等,都是新时期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新贡献。

由此可见,我们所要弘扬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历史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和新时期精神的有机融合。


中华民族精神是

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表现在许多方面。

国家至上、民族团结的大一统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灵之中,形成了民族凝聚力量的最深层心理基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国家统一为乐,以山河破碎为忧。天下一家,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成为凝聚全社会的巨大精神力量。在先秦,大一统思想就被儒法两家所重视,后经秦汉封建大一统国家的实践,逐渐沉淀为中华民族的深层心理定势,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推动并决定了中华民族始终如一的统一发展和进步。
  在历史典籍《战国策》中,就出现了“爱国”一词。东汉时,荀悦的《汉记》中就有“爱国如家”的说法。国荣我荣、国辱我辱,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雄,创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日益巩固和凝结成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道德责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改革与发展的动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加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整体至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促成了中华民族趋于群体团结的凝聚倾向。中华民族精神以崇尚群体、鄙薄个人主义而著称于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国家社稷为重,以民生民瘼为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许多古代名言,都是对群体价值取向的最好诠释。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集体主义精神得到了更进一步弘扬。人们普遍认同:把社会的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基础上,要把社会和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起来,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正是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了团结和谐、互帮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产生了关心集体和国家的强大凝聚力量,形成了个人、家庭、国家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中华情结。

中华民族具有尊重传统的“本根”精神,始终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这也是一种巨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具有世界上其他民族所不曾具备的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悠久历史,其文化传统博大精深、独树一帜。正是这种深厚的文化背景,使中华民族具有浓重的“本根”意识。这种尊重传统的“本根”意识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提高了民族向心力,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不仅本乡本土的中国人以“本根”意识增强着凝聚力,即使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华儿女也始终保持这种“本根”精神而不能忘怀自己的祖先和祖国。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圈”,就充分显示了这种尊重传统、追寻“本根”精神的强大民族凝聚力。这是中华民族不可灭种、不可离散的巨大力量所在。

忧患精神是近代萌发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凝聚力的强大源泉。近代中国屡遭帝国主义侵略而终未亡国,历尽战乱而终未分裂,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强大凝聚力,而近代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和自强不息精神则是形成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忧患意识也加强了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各阶层的团结,遭受外来侵略压迫的共同境遇,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共同目标,捍卫祖国领土和民族独立的共同斗争,成为中华各民族、各阶层团结凝聚的纽带。
  作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重要内容的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则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强大凝聚力。邓小平说过:“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凝聚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支柱


历史表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支柱。

客观地说,像中华民族这样的宏大民族,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仅仅具有一种民族精神是不行的,它必须实现全方位的社会现代化,必须把经济搞上去,必须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党提出了现代化的强国之路和治国之本。然而事实也一再证明,要想把经济搞上去,要想真正建成现代化强国而不是做西方的附庸,就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国格,必须振兴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以此为精神支柱去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更是如此。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民族灵魂,是中华民族之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和根本。失去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就不会再作为一个具有自身特质的优秀民族而存在。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本。中华民族精神固然是精神范畴的东西,但其作用和影响却从不限于精神领域,而是直接作用于经济、政治和人们的现实生活。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能否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胜利,在根本上取决于我们这个民族能否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取决于我们自己是否具有高度的自信、自尊、自强,这都有赖于我们的民族精神。

强调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柱作用,决不是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在今天的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都决不可能靠闭关锁国来实现。因此,我们强调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决不是搞狭隘民族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从来都是在整合国内各民族文化和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的,因而具有突出的开放性和进步性。在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也决不是固步自封、僵化保守的过程,仍是一个以开放心态、容纳百川的胸怀不断学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但是,民族精神必须以民族为载体,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以中华民族为载体,中华民族精神的振兴则必须依赖于中华民族的觉醒并始于中华民族的实践。所以,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价值和进步作用,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必须信心十足地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