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88-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彩88-官网学人风采
    
【新秀心语】林瑜胜:与社会近些、更近些——谈谈我的科研工作体会
发布时间:2019-09-17 10:32  作者: admin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报道》2019年7月30日第8版 阅读量:

编者按: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正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满怀期待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青年理论人才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希望。培养造就更多有远大理想、优秀品德和真才实学的青年理论人才,是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重要任务。山东社会科学院历来有重视青年、造就青年、重用青年的优良传统。近几年来,在实施“创新工程”和“高端智库”建设中,一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砥砺成长,已成为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中坚力量。为充分发挥这些优秀青年人才的示范作用,经院领导批准,在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发表三周年之际,《山东社会科学报道》特隆重开辟“新秀”专版,陆续推介山东社科院优秀青年人才的学术成就、治学经验和成长体会,以更好推动青年理论人才茁壮成长。


 

与社会近些、更近些——谈谈我的科研工作体会

林瑜胜

说起做社科学术研究,我其实是半路出家,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到现在也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突出学术成果。但如果要谈及参加工作以来的经验和体会,我倒是有几点感想愿意与大家分享。

保持对现实的敏感性

1998年,从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本科毕业后,通过考选,我进入山东省委宣传部部刊《宣传月报》杂志社,从事编辑工作。杂志社当时人手不多,我承担了刊物的大部分组稿、编辑、校对和出版等任务。或许是出身农村、吃过很多农活之苦的缘故,我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十分珍惜。虽然任务重,但并不自知,反而觉得很充实。每年编辑、校对十几万字的稿件,从没出过一次差错。在杂志社工作的5年间,我每年都被全国党委宣传部部刊理事会评为优秀编辑。杂志社的工作极大增强了我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锻炼了我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精神。20世纪90年代末和新世纪之初,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思潮不断涌现的时期。贪污腐败、铺张浪费、唯利是图等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负面现象屡见报端,频频刺激着大众的精神和心理,也引起了我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我认为,作为党委部门的刊物,除了做好上情下达、指导基层的工作之外,还应当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对不良社会现象及时发声,才能更好地体现党刊的引导力和指导性。为此,我极力向刊物总编建言开设评论栏目,发挥党刊的舆论喉舌作用,体现杂志的战斗性。终于,由我负责的评论栏目“历下谈”问世了。作为栏目负责人和主要撰稿人,我对当时的官员腐败多发、“清宫戏”电视节目泛滥、低俗广告频出等社会不正之风进行了一系列犀利的揭露和批驳。文章刊发后,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改变了杂志过去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指导过宽、监督较缺的局面,扩大了刊物的影响力。在对社会现实保持密切关注的同时,我也对中国期刊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未来方向进行了独立的思考,在《中国新闻出版报》《新闻战线》等国家级报刊上连续发表论文,为我国期刊发展建言献策。2002年,我破格晋升新闻系列中级职称。

2003年,我转入省委宣传部走向世界杂志社工作,担任《金桥》杂志副主编工作。《金桥》是国务院新闻办委托山东省新闻办主办的一份面向韩语读者的外宣期刊。从内宣工作转入外宣工作,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不适,因为只要你始终保持对现实的密切关注和敏感,就能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讲述中国的故事。鉴于期刊的出版潮流变革和读者的阅读兴趣改变,我在《金桥》杂志力推封面文章报道模式,全力打造核心栏目“金桥视点”,密切跟踪国内新闻热点,将韩语读者感兴趣的中国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报道出去。《金桥》杂志的办刊质量得到飞速提升,在全国十几本边境外宣期刊中,一直处于首位,获得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质量最好”的评价,并在韩国设立了支社,多家边境外宣期刊也派人到《金桥》编辑部交流办刊经验。

较为艰难的转行

2005年,我从山东大学社会学系硕士毕业,进入山东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工作。从相对热闹、贴近现实生活的新闻行业进入相对安静、更近书斋的社科研究行业,我确实有些不适应。首先是研究思维的不同。新闻讲究时效性,着重研究新闻事实对当下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事实,着重研究事实的前因后果和内在关系,需要系统性的思维。其次是语言表达的不同。新闻报道语言讲究通俗易懂、平实简洁,而学术语言讲究内涵承接、注重逻辑性。刚开始,学术语言的“复杂化”在从事多年新闻工作的我看来,有时候就是变着花样转弯说“废话”,一时间真的难以适应和接受。但经过社会学所和社科院许多专家学者的精心指导,我慢慢地开始认识到学术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语言特征,才能更好地传递真理,形成理论体系。这种转变必须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见到成效。经过专家教授的辅导,经过自己的琢磨,我慢慢地开始学会用学术研究的视角来看待社会问题,尝试着使用学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2007年发表了2篇CSSCI文章,并于当年获评副研究员资格。

给自己一些强迫性的任务

拖延症是这个时代很多人的通病,我也不例外。从新闻工作的紧张转为社科研究工作的舒缓后,我的拖延症越来越重。鉴于考核压力不太大,我在几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像样的独立学术论文发表,只是做些课题,写一些著作章节,过着不紧不慢、不上不下的日子。这样的状态看似轻松,其实很无趣,但就是缺乏改变的动力。职称评聘工作重新启动后,大家又有了新的奔头,社科院科研氛围也有了明显改变。蹉跎了多年岁月之后,我开始意识到再也不能浑浑噩噩下去了,决定要好好做点事,起码要对得起自己拿的这份工资,毕竟是纳税人的钱,没有理由不努力。

改变的动力有了,但如何改掉自己的拖延症呢?我觉得必须要给自己一些强迫性的任务才能督促自己真的开始改变。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我鼓起勇气于2012年报考了山东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由于当年山东大学没有社会学专业的博士点,我只好选择了相近的宗教社会学方向。硕士毕业7年,英语快要忘光,专业又是和自己几乎一无所知的宗教有关,天!这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挑战不可谓不大,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坚决地走下去。重新开始背诵英语单词,做英语试题,练习听力,恶补宗教学知识,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学习,我有幸在当年被成功录取了。但是考博成功的喜悦几乎在瞬间就被博士毕业的诸多高难度要求击毁了。通过与导师交流,我得知,导师希望我的博士论文能建立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能体现社会学学科特征,在学习期间,还要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至少2篇相关论文。量化研究、C刊论文对我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虽然社会学本科和硕士阶段学过一些量化分析知识,但都是基本的知识点,后来很少使用,早就记不得了;宗教学的C刊论文发表难度估计是所有学科中最难的了。想到这些,我就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但人已上船,就只能往目的地进发了。

过后再看,我当年的考博决定绝对是有些冒险,甚至有些不合时宜。后来的博士学习过程又经历了很多曲折,似乎都与当初的贸然决定有关。因为当时我的孩子才刚刚1岁,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妻子又在部队工作,十分繁忙。我几乎难以抽出完整的时间来进行思考和写作。为了尽可能地兼顾工作、学习和家庭,我不得不在员工、学生和父亲的角色中闪转腾挪,身体和精力都经受极大考验,导致我的博士学习一直处于断断续续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学习进程。为了能在最后期限内完成博士论文,我不得不再次“激活”自己,每天只睡4、5个小时,挑灯夜战。在经历了一次次修改之后,我的博士论文终于完成,顺利通过答辩,获得“优秀”评价,拿到了博士学位证书。

事非经过不知难。年近40才去攻读博士学位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中间又经历这么多的个人和家庭曲折,还有跨专业的艰辛。这些困难回忆起来,一个个似乎都那么难以克服,但最终还是都克服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你不努力你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安于现状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追求,改变现状,挑战自己,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追求。佛教说一念三千,就是指不同的动念会带来绝然不同的结果。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认同哪一种人生追求有时候就是一念之间,沉默还是爆发,都在于自己的瞬间动念。虽然去日苦多,但我还是觉得有时候给自己一些强迫性的任务是磨砺自己意志、改变自己状态所不得不做的选择。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恰逢我院实施创新工程。为了完成考核目标,我一边进行博士课程学习,一边继续开展学术研究,不仅顺利完成了每年的工作考核目标,而且每年的成果数量比创新工程开展前几年的总和都多。虽然许多成果还不算突出和优秀,但都是自己一字一句敲出来的,是自己思想的凝结,也是自己努力的变现。看着同期进社科院的许多同事已经晋升了更高的职称,有了更高的舞台,我向他们表示由衷的钦佩和祝贺,也看到许多同事和自己一样正在努力地前行。我觉得在人生历程中,给自己一些强迫性的任务,选择改变,选择挑战是让生活多一些色彩、起伏和刺激的好主意。

与社会近些、更近些

我一向认为,做社科研究绝不能简单地回到故纸堆中,即使是纯粹的理论研究,也要眼中有社会,心中有人民。古人尚且明白“文章合为时而著”的道理,今天的社科研究者焉能只自顾自地研究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孤芳自赏固然可以,但绝不是社科研究者应有的境界,而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气度。社科研究不管什么专业,与社会近些、更近些都是不会错的。今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习近平强调,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就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利益鼓与呼,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通过自己的工作,在党和人民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搭建起共享的通道,确保党和人民、中央和基层上下一心,实现“上下同欲者胜”。工作期间,我在开展社会保障研究的同时,也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党和国家出台重大战略决策时,我认为社会学界都不能缺位,要尽可能快地跟进形势发展,特别是要根据党和政府的要求,对一些牵涉面广、涉及利益群体较多的政策决策要及时跟进解读、发声,提出社会学的观点和判断,促进政策决策获得更好的社会理解和实际执行。

国家提出建立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后,我针对调研中了解到的留守老人精神抚慰缺失的情况,及时撰写稿件《精准服务农村留守老人精神需求》,在《学习时报》社会治理版头版刊发,获得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主流网站及时转载,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社会治理创新,我结合社会学专业特点,分别撰写了《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成效的四个维度》和《以社会保障服务助力乡村社会治理》文章,在《学习时报》刊发,并获得广泛转载。针对国家做出的精准扶贫战略,我也密切跟踪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进展,分别撰写《“精准扶贫”离不开“精准保障”》和《统筹安排促农村精准扶贫》文章,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其中,《“精准扶贫”离不开“精准保障”》一文被《红旗文摘》全文转载。针对国家发展特色小镇战略,我撰写了《特色小镇“特”到好处》文章,在《经济日报》刊发。针对中美贸易摩擦,我撰写《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文章,在《经济日报》刊发。针对乡村振兴战略,我与同事合作撰写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水”》文章,在《大众日报》刊发。

从留守老人、社会治理、精准扶贫、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到时下的中美贸易摩擦,我都积极关注,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但我认为这正是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所在——研究社会事实,也是我所坚持和秉信的社科研究要紧跟时代这一原则所要求的。

2017年院所合并调整后,我进入当代宗教研究所工作。作为一个宗教学研究的新兵,虽然获得了宗教社会学的博士学位,但我深知宗教学的基础知识储备远远不够,对各大宗教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了解也处于一知半解状态。为此,我积极参加宗教所举办的各类学术会议和组织的多次实地调研,希望尽快摸到宗教研究的门槛。秉持一贯的保持对现实的敏感和关注社会的研究取向,我围绕宗教信仰问题和宗教文化传承,通过实地考察,撰写论文在宗教学研究权威期刊、C刊和国家级报纸刊发。

感想小结

简单梳理了一下自己从事社科研究的历程,虽然自己真的谈不上优秀,但我还是觉得做一个好的社科研究工作者,起码要具备以下几点素质:

一是心要“活”。心要活就是不能死脑筋,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书斋式的研究的确需要,但我觉得无需人人都搞。因为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一夜之间世界就可能换了模样。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对现实世界的密切关注,保持足够的现实敏感性,及时将自己的研究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进行对接,才能明白自己的工作是否是社会所需、人民所要。个人的学术兴趣一定要建立在社会和人民需要这个基础上才是良好和有意义的。如果我们不能敞开自己的心灵,不能扩展自己的眼界,我们的思想和认识就一定局限于这样那样的障碍,无法与火热的生活和热情的人民同频共振。

二是腿要“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个脚力对于社科研究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加强调查研究。理论是枯燥的,但现实之树常青。不贴近实际,不到群众身边,就难以发现问题的实质所在。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调研只能浮光掠影,对问题的了解可能只见一斑而不及全貌。社科院很多学术大家都是调查研究的行家里手,他们的思想精华无不得益于深入的实地调查研究。腿脚勤快对于青年社科研究工作者来说更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和要求。一个人的腿脚走得有多远,他的思想就有多深邃。

三是笔要“快”。思想的灵感和火花是转瞬即逝的,如果我们有一个闪光的念头和想法,要即时将它记录下来,哪怕是只言片语也好,只要能帮助我们在之后能回想起来即可。记录之后,我们要在尽可能快的时间里拿起笔来,着手将这些灵感充实,把这些火花引燃,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更丰富、更全面的表达和展现,形成理论和论述,不到自己满意绝不收手。通过一点一点的积累,积少成多,最后也能有一个不小的收获。现在想想,我有很多发表于报纸上的文章都是在零碎闲余的时间里利用手机一点一点“打”出来的。

四是身要“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真的是没有一丁点毛病。也有人说健康是1,其余的都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用。有同事曾说,做社科研究看似不上班,其实永远没下班。事实的确如此,社科研究工作看似轻松,但真要做好实际很难。因为无论是对工作的热情还是对学术的追求,都是一种长期的精神负荷,因而对健康要求很高。如果没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作保障,要想取得好的科研成就基本是不可能的。社科院开展了丰富的体育健身活动,对广大科研工作者来说十分必要。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将高明的思想和睿智的洞见付诸实践,化为力量。


林瑜胜,1975年7月生,200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社会学系,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入职山东社会科学院,201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社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007年被评为副研究员。

 

附录:近三年部分学术成果

1.提高养老保障成效的着力点,《学习时报》,2016年4月7日。

2.精准服务农村留守老人精神需求,《学习时报》,2016年6月16日。

3.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成效四个维度,《学习时报》,2016年9月22日。

4.以社会保障服务助力乡村社会治理,《学习时报》,2016年12月8日。

5.“精准扶贫”离不开“精准保障”,《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5月25日。

6.筑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基础,《大众日报》,2016年6月29日。

7.统筹安排促农村精准扶贫,《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月18日。

8.特色小镇“特”到好处,《经济日报》,2017年1月25日。

9.拒绝与吸引:农村留守老人宗教信仰选择机制,《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

10.我国“虚拟养老院”发展“瓶颈”问题探析,《东岳论丛》,2017年第11期。

11.建立农村贫困老年人扶贫支持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22日。

12.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创新实现哲学社会科学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论坛》,2017年12月。

13.(2016~2017)山东省精准扶贫的经验、成就与预测,《山东社会蓝皮书》,2017年12月。

14.社会资本、宗教信仰与社会关系——以曲阜市农村老年人宗教信仰调查为例,《世界宗教研究》,2018年第3期。

15.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经济日报》,2018年8月9日。

16.提高农民财产性资源变现能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20日。

17.烟台有座天后行宫,《中国民族报》,2018年8月28日。

18.农村老年人宗教信仰值得关注,《中国民族报》,2018年9月25日。

19.济南将军庙街区的宗教记忆,《中国民族报》,2018年10月30日。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