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88-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彩88-官网学人风采
    
【资深专家】郝立忠:一个为哲学而生的人
发布时间:2018-06-26 08:07  作者: admin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报道》2018年6月15日第65期 阅读量:

编者按: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队伍建设关键在于因才施策、分类管理。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人才政策,实施人才兴院、人才强院战略,激励科研人员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建立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茁壮成长的长效机制;为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一流新型智库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近期出台了评选“资深专家”“领军人才”“青年才俊”三类人才办法。这是实施人才分类管理、激励优秀人才更好发挥科研引领作用的重要创新。“三类人才”评选面向全院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入选人才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风,科研方向正确,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具有强烈的创新、敬业、奉献精神,在科研创新和智库建设中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

本办法出台后收到良好效果,三类人才评选工作顺利进行,有力激发了全院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为全面反应三类人才评选结果,展示优秀科研人才的风貌,《山东社会科学报道》特开辟专栏对首批评选出的“资深专家”“领军人才”“青年才俊”进行介绍,以进一步营造重视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



QQ截图20180626102204.jpg

郝立忠,现任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院“资深专家”。1960年8月生,1985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后到山东社会科学院工作至今。期间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取得了博士学位。2001年被聘任为哲学研究所所长,2002年晋升为研究员,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0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2011年晋升为二级研究员。兼任山东省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郝立忠是一个视哲学如生命的人。自大学时期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几十年如一日,长期痴迷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形态学研究,以建立全面、合理的哲学评价体系和哲学形态学、实现中国人在世界哲学中的话语权为终生奋斗目标,坚持多读书、多思考、做扎实学问,在哲学研究上颇有建树。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项;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哲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哲学基本问题进行全新阐释,为进行哲学形态划分奠定理论基础

自上个世纪末起,郝立忠先后于《东岳论丛》1999年第3期发表论文《论哲学基本问题的唯一性》,于《哲学研究》2001年第8期发表《关于哲学有没有什么新问题的思考》,并在2002出版的《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第六章中进行系统论述,认为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哲学的基本问题无疑是正确的,对于在传统形而上学内部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是行之有效的,但在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的根本特征方面则勉为其难。哲学基本问题共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二是思维与存在怎样统一。后一个方面,即理论与实际、哲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现时代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所有哲学都必然遇到和必须予以解决的最为重大的问题,是贯穿于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各种各样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标准。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全新理解,为从理论与实际关系的高度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至建立哲学形态学建立了逻辑起点。

二、从理论与实际关系的高度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及其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

自本世纪初开始,出版学术专著《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和《理论与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并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上取得突破,在国内哲学界独树一帜,形成了从理论与实际关系的高度划分哲学形态,全面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区别的系统理论。认为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就是坚持理论与实际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础上的动态统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就在于按照其基本精神,发现、研究和解决现实中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并从此入手,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观、哲学形态、基本特征、思维模式以及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根本区别,寻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根本出路。有关论著发表后,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哲学动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予以转载或介绍。《中国哲学年鉴》2003、2004-2005、2007、2011,《世界名人录》第9卷对其科研情况和主要成果进行了介绍。

三、撰写国内外首部《哲学形态学》,为创立哲学形态学贡献力量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哲学界就提出要建立哲学形态学,但由于研究难度大一直没能实现。郝立忠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这一选题,精研10余年,于本世纪初开始有所突破,先后于《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发表《从“两个对子”到“两大形态”——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评价的层次与标准》,于《学术研究》2011年第5期发表《论哲学形态的功能、层次及其划分——兼论中西马的共同繁荣》。在此基础上,集毕生研究之大成,于2014年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哲学形态学》的研究工作,并于同年11月通过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课题鉴定,鉴定等级为优秀。目前,该课题的最终成果《哲学形态学》书稿已经定稿并提交出版社,全书共12章、60万字,将于年内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必将为哲学形态学学科的建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郝立忠坚信:科研就是创新,既要不断超越前人,也要不断超越自己;科研工作是最艰苦的脑力劳动,必须倡导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目前,他正在进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哲学形态及其演变”的研究工作,相信能够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